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结构及研究成果 | 第9页 |
·论文研究结构 | 第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9页 |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西方学者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的理论和模型研究 | 第9-14页 |
·中国学者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基本情况 | 第16-27页 |
·中国外汇储备发展历程 | 第16-22页 |
·过渡时期的外汇储备(1950-1953) | 第17-18页 |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汇储备(1953-1978) | 第18-19页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外汇储备(1978-1994) | 第19-20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外汇储备(1994-今) | 第20-22页 |
·与亚洲其它国家外汇储备的比较 | 第22页 |
·1994 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 | 第22-26页 |
·中国经济形势良好促进外汇储备增加 | 第22-23页 |
·双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直接原因 | 第23-24页 |
·外债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增加 | 第24页 |
·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加 | 第24-25页 |
·与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政策导致外汇储备增加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27-38页 |
·基于HELLER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 | 第27-31页 |
·Heller模型介绍 | 第27-28页 |
·基于Heller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 | 第28-31页 |
·基于比例分析法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 | 第31-37页 |
·单因素比例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 | 第31-32页 |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需求因素模型 | 第32-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38-41页 |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 第38-39页 |
·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上对中国货币的信心 | 第38页 |
·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 第38页 |
·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 第38-39页 |
·防范金融风险 | 第39页 |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39-40页 |
·引起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被动失效 | 第39页 |
·引起人民币升值压力 | 第39-40页 |
·造成资源闲置损失 | 第40页 |
·面临汇率变动的损失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因素的计量分析 | 第41-50页 |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因素的协整分析 | 第42-46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2-43页 |
·协整检验 | 第43页 |
·协整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未来走势分析 | 第46-49页 |
·出口贸易的发展 | 第46-47页 |
·引进外资的发展 | 第47-49页 |
·汇率的未来变动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外汇储备的管理建议 | 第50-54页 |
·提高中国外汇储备利用的经济效益 | 第50页 |
·对外汇储备进行结构调整 | 第50-51页 |
·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和完善中国汇率制度 | 第51页 |
·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 | 第51-52页 |
·改变出口贸易模式,增加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52页 |
·合理有效引进外资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