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空车动态优化配置的模型和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6页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空车动态优化配置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空车调配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21页
     ·国外空车调配问题研究现状第16-19页
     ·国内空车调配问题研究现状第19-21页
   ·动态空车调配问题的难点第21-2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6页
第二章 我国铁路目前空车调配的运作模式第26-34页
   ·空车调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26-28页
     ·空车调配的基本原则第26-27页
     ·空车调配的基本方法第27-28页
     ·空车调配的基本模式第28页
   ·空车宏观调控第28-30页
     ·空车调整计划第29页
     ·综合调整计划第29-30页
   ·日常空车微观调配第30-33页
     ·空车编组计划第30-31页
     ·空车日常调配计划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空车调配的多阶段策略优化模型第34-50页
   ·路局(公司)日常空车调配方法的不足第34-36页
     ·路局(公司)日常空车调配方法第34-35页
     ·方法的不足之处分析第35-36页
   ·空车服务时空网络的构建第36-41页
     ·我国铁路日常空重车流组织特点第36-37页
     ·时空网络方法的提出第37页
     ·空车服务时空网络的构建第37-39页
     ·网络相关要素说明第39-40页
     ·网络规模与阶段划分的关联探讨及平衡点选取第40-41页
   ·空车调配的多阶段策略优化模型第41-45页
     ·决策变量的设计第41页
     ·集合及参数设定第41-42页
     ·参数说明第42-43页
     ·约束条件第43-44页
     ·目标规划第44页
     ·模型综合表述第44-45页
     ·模型规模分析第45页
   ·模型修正及优劣分析第45-48页
     ·适用性分析及模型修正第45-48页
     ·模型的不足之处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按图行车下的空重车协同组织动态优化模型第50-75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探讨第50-52页
     ·问题的提出第50页
     ·多商品网络流问题建模方法第50-52页
   ·连续时间的服务时空网络的构建第52-59页
     ·行车组织中主要时间组成分析第52页
     ·假设前提第52-53页
     ·连续时间的空车服务时空网络第53-55页
     ·连续时间的重车服务时空网络第55-56页
     ·连续时间的空重车服务时空网络第56页
     ·网络规模设计及运量需求归并第56-59页
   ·按图行车下的空重车协同组织动态优化模型第59-67页
     ·多商品流径路的生成第59-60页
     ·决策变量的设计第60-61页
     ·相关集合及参数第61-62页
     ·参数说明第62-63页
     ·约束条件第63-64页
     ·目标函数第64-65页
     ·模型综合表达第65页
     ·模型规模分析第65-66页
     ·模型特征分析第66-67页
   ·模型的扩展及深入研究第67-71页
     ·多车种的引入第67-69页
     ·取送车计划的考虑第69-70页
     ·装车计划的放宽第70-71页
     ·全路网优化的探讨第71页
   ·算例分析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现实与理想状态下全路动态空车调配的策略优化模型第75-94页
   ·全路网空车调配的动态机理解析第75-76页
     ·现实状态下全路空车调整计划的动态本质剖析第75-76页
     ·理想状态下全路空车调配的动态趋势分析第76页
   ·均衡运输下全路空重车调整计划的混合优化模型第76-83页
     ·现行空车调整计划的不足之处第76-77页
     ·均衡运输下的 OD 时空网络第77-78页
     ·费用效益分析第78-80页
     ·模型描述第80-82页
     ·模型特点分析第82-83页
   ·均衡运输下考虑车种代用的空重车调配模型第83-88页
     ·车种代用情况下的空车调配模型及其局限性分析第83-84页
     ·车种代用情况下的空车调配模型改进研究第84-85页
     ·改进模型特点分析第85-86页
     ·相关技术计划指标的确定第86页
     ·算例分析第86-88页
   ·理想状态下全路动态空重车混合调配的策略优化模型第88-93页
     ·支点及需求归并第88-89页
     ·全封闭的空重车服务时空网络第89-90页
     ·参数及变量设计第90页
     ·模型描述第90-92页
     ·模型探讨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遗传算法在动态空车调配问题上的应用研究第94-111页
   ·遗传算法简介第94-99页
     ·遗传算法的选取第94-95页
     ·遗传算法的原理第95-96页
     ·遗传算法的设计第96-98页
     ·“早熟”现象的改进策略第98-99页
   ·基于整数编码的改进小生境自适应遗传算法第99-104页
     ·整数编码第99-100页
     ·约束处理方法以及罚函数第100页
     ·小生境划分和整数化偏移自适应交叉第100-102页
     ·自适应退火变异第102-103页
     ·小生境共享淘汰第103页
     ·算法描述第103-104页
   ·基于空车调配多阶段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改造第104-106页
   ·空车调配多阶段优化模型的算例分析第106-110页
     ·归并区域路网第106-107页
     ·支点路网列车编组计划第107页
     ·支点路网列车运行图第107页
     ·日计划相关数据第107-108页
     ·车流预测第108页
     ·算法求解有效性研究第108页
     ·两种策略优化结果比对第108-109页
     ·优化结果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113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11-112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附录 A 济南局支点路网列车编组计划第119-121页
附录 B 济南局支点路网列车运行图第121-126页
附录 C 算例参数第126-129页
附录 D 优化结果第129-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零售业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