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技术措施的概念 | 第9-12页 |
三、技术措施的分类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技术措施权 | 第15-28页 |
一、技术措施权法律属性的界定 | 第15-18页 |
(一) 关于技术措施法律属性的学说 | 第15-16页 |
(二) 技术措施权法律属性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技术措施权的权利主体 | 第18-19页 |
(一) 国际公约及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 | 第18页 |
(二) 技术措施权的主体 | 第18-19页 |
三、技术措施权的权利客体 | 第19-23页 |
(一) 技术措施有效性分析 | 第19-21页 |
(二) 技术措施目的专向性分析 | 第21-22页 |
(三) 技术措施目的合法性分析 | 第22-23页 |
四、技术措施权的内容 | 第23-28页 |
第三章 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 第28-45页 |
一、技术措施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二、技术措施法律保护的原则 | 第29-31页 |
(一) 利益平衡原则 | 第29-30页 |
(二)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30-31页 |
三、技术措施法律保护与合理使用制度 | 第31-37页 |
(一) 技术措施保护引发的制度冲突 | 第32-34页 |
(二) 冲突的解决——合理使用制度对技术措施权的限制 | 第34-37页 |
四、对我国技术措施立法的评价及建议 | 第37-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