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黑色膜工艺和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 第10-13页 |
·传统镁合金表面着色防护技术 | 第13-16页 |
·有机高聚物涂装工艺 | 第13-14页 |
·电镀 | 第14页 |
·阳极氧化着色反应 | 第14-16页 |
·整体着色 | 第14-15页 |
·电解着色 | 第15页 |
·浸渍着色 | 第15-16页 |
·微弧氧化技术 | 第16-19页 |
·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7-19页 |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微弧氧化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1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工艺方法 | 第21-31页 |
·试样材料及制备 | 第21-22页 |
·试样成分 | 第21页 |
·试样尺寸与制备 | 第21-22页 |
·试验及检测设备 | 第22-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陶瓷层检测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过程 | 第24-31页 |
·准备基体 | 第24页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电参数的确定 | 第25-26页 |
·微弧氧化 | 第26页 |
·陶瓷层性能检测 | 第26-31页 |
第三章 镁合金微弧氧化黑色膜工艺优化 | 第31-43页 |
·电解质的选择与优化 | 第31-38页 |
·硅酸盐体系 | 第31-34页 |
·铝酸盐体系 | 第34-35页 |
·磷酸盐体系 | 第35页 |
·有机溶剂体系 | 第35-38页 |
·氧化电压的影响 | 第38-40页 |
·硅酸盐体系电压优化 | 第38-39页 |
·有机溶剂体系电压优化 | 第39-40页 |
·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微弧氧化黑色陶瓷膜组织结构分析 | 第43-55页 |
·陶瓷层微观形貌分析 | 第43-49页 |
·不同电解液体系制备陶瓷层的表面分析 | 第43-45页 |
·有机溶剂体系不同氧化时间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有机溶剂体系不同终止电压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第46页 |
·不同电解液截面微观形貌分析 | 第46-48页 |
·有机溶剂体系不同氧化时间截面微观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陶瓷层成分分析 | 第49-55页 |
·不同电解质体系陶瓷层相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有机溶剂体系不同氧化时间陶瓷层的相分析 | 第50-51页 |
·有机溶剂体系不同终止电压陶瓷层的相分析 | 第51-53页 |
·有机溶剂体系不同氧化时间陶瓷膜元素能谱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微弧氧化黑色膜陶瓷层性能分析 | 第55-66页 |
·黑度检测 | 第55-60页 |
·颜色的数字化 | 第55-56页 |
·电脑测色 | 第56-57页 |
·色差 | 第57-60页 |
·陶瓷层厚度 | 第60页 |
·陶瓷层粗糙度 | 第60-61页 |
·氧化膜的耐腐蚀性 | 第61-64页 |
·实验过程 | 第62页 |
·陶瓷层耐蚀性研究 | 第62-64页 |
·陶瓷层耐候性研究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