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14-18页 |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8-37页 | 
| 一 AD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第18-28页 | 
| 二 AD西医病因病机的部分研究进展 | 第28-37页 | 
| 第二部分 中药培土清心法治疗AD的临床观察 | 第37-47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 (一) 治疗方案 | 第38-39页 | 
| (二) 观察内容及方法 | 第39页 | 
| (三) 不良事件观察 | 第39页 | 
| (四)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39-40页 | 
| (五) 疗效评价标准 | 第40页 | 
| (六) 统计方法 | 第40-41页 |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一) 一般情况 | 第41页 | 
| (二)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 (三) 治疗前后AD患者的症状及改善情况及SCORAD积分变化 | 第42-43页 | 
| (四) 疗效评价 | 第43-44页 | 
| (五) 不良反应 | 第44页 | 
| 四 小结 | 第44页 | 
| 五 讨论 | 第44-47页 | 
| (一) 导师关于AD病机的心脾理论和培土清心治疗法则 | 第44-45页 | 
| (二) 培土清心法的组方分析 | 第45-46页 | 
| (三) 中药培土清心法治疗AD的临床疗效 | 第46-47页 | 
| 第三部分 培土清心法对AD患者血清总IgE、ECP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7-52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47页 | 
|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47-48页 |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四 讨论 | 第50-52页 | 
| 第四部分 培土清心法对AD患者血清NGF、SP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2-64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52页 | 
|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52-54页 |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 四 讨论 | 第58-64页 | 
| 结语 | 第64-66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64页 |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64-65页 |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9页 | 
| 附录 | 第79-94页 | 
| 附录1 本文所涉及的部分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按首字母排序) | 第79-80页 | 
| 附录2 SCORAD评分系统 | 第80-82页 | 
| 附录3 综述 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与特应性皮炎 | 第82-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