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CATALOGUE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胶粘剂发展历史及趋势 | 第12-14页 |
·胶粘剂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胶粘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3-14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 | 第14-20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特点 | 第14-15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组成 | 第15-17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 第17-18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 | 第18-19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用途 | 第19-20页 |
·室温固化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氧化还原体系 | 第20-22页 |
·决定固化产物基本性能的单体或预聚物组合 | 第22-24页 |
·高分子弹性体或接枝预聚物的制备与选用 | 第24页 |
·胶液的快速固化与贮存稳定性矛盾的解决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2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本文关键性能指标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实验流程 | 第27页 |
·实验原料、仪器及操作 | 第27-30页 |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27-29页 |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胶粘剂的配制 | 第30页 |
·基材的粘接 | 第30页 |
·胶粘剂性能测试方法 | 第30-33页 |
第三章 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 | 第33-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单体的选择 | 第33-34页 |
·引发剂的选择及用量 | 第34-35页 |
·主要成分配比影响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室温固化体系的优化 | 第40-59页 |
·室温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预聚物对附着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活性单体对附着力的影响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室温固化胶粘剂的粘接性能及影响因素 | 第44-55页 |
·体系组成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硅烷偶联剂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沸水浸泡实验的影响 | 第52-53页 |
·油面粘接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固化时间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IR表征 | 第55-56页 |
·胶粘剂的贮存稳定分析 | 第56-57页 |
·阻聚剂的选择 | 第56页 |
·阻聚机理 | 第56-57页 |
·阻聚剂用量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说明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说明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0-61页 |
·氧化-还原体系 | 第60页 |
·无臭的室温固化胶粘剂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