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椴(Tilia amurensis)胚胎学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23页 |
·引言 | 第7页 |
·紫椴地理生态学特性 | 第7-10页 |
·形态特征 | 第7-8页 |
·保护价值 | 第8-9页 |
·地理分布 | 第9页 |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紫椴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分类学方面的研究 | 第10页 |
·育种造林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 第11页 |
·用途方面的研究 | 第11页 |
·其它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植物胚胎学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植物胚胎学概述 | 第12-13页 |
·植物胚胎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13-15页 |
·国际上植物胚胎学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 第15-19页 |
·被子植物胚胎学的热点研究 | 第19-21页 |
·椴树科植物胚胎学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爱氏苏木精染色主要试剂和制片过程 | 第23-24页 |
·观察与照相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雄蕊原基和花丝的发育 | 第25页 |
·花药壁的发育和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 | 第25-29页 |
·花药壁的发育 | 第25-28页 |
·小孢子发生 | 第28页 |
·雄配子体发育 | 第28-29页 |
·花柱、柱头和子房 | 第29-30页 |
·花柱和柱头的结构 | 第29页 |
·成熟胚囊时期子房及其内部的结构 | 第29-30页 |
·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 第30-32页 |
·大孢子发生 | 第30页 |
·雌配子体发育 | 第30-32页 |
·紫椴的外部形态与雌雄配子体发育阶段对照 | 第32页 |
·胚和胚乳的发育 | 第32-33页 |
·胚囊的退化现象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图版说明 | 第43-47页 |
图版 | 第47-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