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0页 |
| ·复合氧化物的概述 | 第8-15页 |
| ·复合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 | 第8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分类和结构 | 第8-15页 |
| ·理想钙钛矿型晶体结构 | 第8-10页 |
| ·钙钛矿型AMO_3晶体结构 | 第10-15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5-23页 |
| ·离子电导性 | 第15-17页 |
| ·铁电性 | 第17-18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8-19页 |
| ·钙钛矿型Cr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9-23页 |
| ·高温性能的应用 | 第20页 |
| ·铬酸镧的催化作用 | 第20-21页 |
| ·在NTC热敏电阻方面的应用 | 第21页 |
| ·在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 | 第21-23页 |
|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 第23页 |
| ·展望 | 第23页 |
| ·复合氧化物的传统合成方法 | 第23-26页 |
| ·高温固体反映法 | 第23-24页 |
| ·共沉淀法 | 第24-25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5-26页 |
| ·联氨法 | 第26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 | 第26-28页 |
|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结果 | 第28-30页 |
|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本课题主要结果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LaCrO_3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40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合成 | 第31-40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检测仪器 | 第31-32页 |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 ·主要测试仪器及相应测试条件 | 第31-32页 |
| ·LaCrO_3的水热合成条件 | 第32-34页 |
| ·水热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34-35页 |
| ·K_2Cr_2O_7/CrCl_3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34页 |
| ·介质碱度对产物相的影响 | 第34页 |
| ·反映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 ·LaCrO_3的性质表征 | 第35-40页 |
| ·X射线衍射 | 第36-37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7页 |
| ·差热分析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La_(0.87)Sr_(0.13)CrO_3及LaCrMO_3(M=Fe,Mn)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 第40-57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La_(0.87)Sr_(0.13)CrO_3的实验合成 | 第41-49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检测仪器 | 第41-42页 |
|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 ·主要检测仪器及相应测试条件 | 第41-42页 |
| ·La_(0.87)Sr_(0.13)CrO_3的水热合成 | 第42-43页 |
| ·水热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43-45页 |
| ·K_2Cr_2O_7/CrCl_3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介质碱度对产物相的影响 | 第44页 |
| ·反映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44-45页 |
| ·La_(0.87)Sr_(0.13)CrO_3的性质表征 | 第45-49页 |
| ·X射线衍射 | 第45-47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7-49页 |
| ·LaCrMO_3(M=Fe,Mn)的实验合成 | 第49-57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检测仪器 | 第49-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 ·主要检测仪器及相应测试条件 | 第50页 |
| ·LaCrMO_3(M=Fe,Mn)的水热合成路线 | 第50-51页 |
| ·水热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51-53页 |
| ·LaCrMO_3(M=Fe,Mn)的表征 | 第53-57页 |
| ·X射线衍射 | 第53-54页 |
| ·电镜扫描分析 | 第54-5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69页 |
| 英文摘要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