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结构框架图 | 第11页 |
·本文的主要特色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3-19页 |
·理论背景 | 第13-15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3页 |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 第13-14页 |
·管理控制理论 | 第14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4-15页 |
·实证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当前研究不足与改进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第19-31页 |
·股权代理成本的界定 | 第19页 |
·股权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 | 第19-2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代理现状及结构特征 | 第21-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代理现状 | 第21-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 | 第22-26页 |
·本文理论假设 | 第26-31页 |
·股权集中度与两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股权制衡度与两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两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国有股比例与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负债融资比例与两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 | 第31-39页 |
·样本的选择与剔除 | 第31页 |
·变量选取与说明 | 第31-33页 |
·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统计性描述 | 第34-35页 |
·多因素回归分析 | 第35-39页 |
·股权结构与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 | 第35-37页 |
·股权结构与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39-47页 |
·提高管理者(经理人)持股比例,加强股权激励 | 第39-40页 |
·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推进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 第40-42页 |
·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加强债务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制约作用 | 第42-43页 |
·加快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强市场约束 | 第43-44页 |
·加强和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