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合作论文--区域间经济关系论文

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第9-21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义第9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第9-12页
     ·优惠贸易安排(PTA)第9-10页
     ·自由贸易区(FTA)第10页
     ·关税同盟(CU)第10-11页
     ·共同市场(CM)第11页
     ·经济货币联盟(EMU)第11页
     ·完全经济一体化(PEI)第11-12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关税同盟理论第12-17页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第12-14页
     ·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第14-16页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第16-17页
   ·新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第17-21页
     ·区域一体化——R&D——经济增长第17-18页
     ·区域一体化——IIT——经济增长第18-19页
     ·域内生产企业一体化: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第19-21页
2.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兴起及主要特征第21-41页
   ·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简要回顾第21-23页
     ·第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19 世纪40 年代至50 年代)第21-22页
     ·第二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19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第22-23页
     ·第三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19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第23页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兴起的背景第23-28页
     ·东欧剧变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第24页
     ·WTO 多边贸易谈判前景的不可预测性第24-25页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第25页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第25-26页
     ·反恐与单边主义的泛滥第26-27页
     ·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27-28页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兴起的主要特征第28-34页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汹涌澎湃第28-29页
     ·区域经济合作几乎覆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第29页
     ·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和层次不断深入第29-30页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第30-32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成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32-34页
   ·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发展现状第34-41页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第34-36页
     ·欧洲区域经济合作第36-37页
     ·美洲区域经济合作第37-39页
     ·非洲区域经济合作第39-40页
     ·跨洲、跨区域经济合作第40-41页
3.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因与前景第41-53页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迅猛发展的经济动因第41-46页
     ·贸易创造效应在扩大,贸易转移效应在弱化第42-43页
     ·投资创造效应在扩大,投资转移效应在弱化第43-44页
     ·水平差异的部门内贸易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因第44页
     ·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效应初步显现第44-45页
     ·跨国公司的协调、公关、渗透作用日益加强第45页
     ·加强宏观协调、预防经济危机,合理解决贸易纠纷第45-46页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迅猛发展的政治动因第46-49页
     ·应对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发展的新环境、新变化第46-47页
     ·利用区域开放压力抵制国内政治利益集团的阻挠,促进国内改革第47-48页
     ·寻求区域层面的政治保护(通过利益协调用一个声音说话)第48页
     ·构建区域的政治凝聚力,谋求政治上的帮助第48-49页
     ·抗衡其他区域集团的压力第49页
   ·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发展前景第49-53页
     ·内容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第50页
     ·开放的区域合作将成为主流第50-51页
     ·跨洲和跨区域合作将越来越多第51-52页
     ·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第52-53页
4. 新一轮区域经济浪潮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第53-71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第53-55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及利益分析第55-58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第56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第56-57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需要第57-58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第58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第58-62页
     ·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大多是松散性的,且国际化的层次比较低第58-59页
     ·中国目尚无一整套清晰和立足于长远需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战略第59-60页
     ·中国与东盟的多边博弈性决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会异常复杂第60页
     ·传统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较之南北、北北型模式的效应有限第60-61页
     ·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还面临着许多障碍第61-62页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选择第62-71页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应成为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第63页
     ·以亚洲为重点,积极推进和参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第63-65页
     ·积极推动和参与亚太地区以及其他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第65-66页
     ·积极推进国内改革和开放,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第66-68页
     ·制定有效的对外开放战略,并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发展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胚肾衰老过程端粒酶hTERT表达及调控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清热泻火法治疗青壮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及初步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