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证券私募相关概念的界定区分及其意义 | 第14-19页 |
(一) 证券私募相关概念的界定区分 | 第14-17页 |
1、私募的内涵 | 第14页 |
2、私募发行与非公开发行 | 第14-15页 |
3、私募发行与公募发行 | 第15页 |
4、私募发行与非法集资 | 第15-16页 |
5、私募融资与民间借贷 | 第16-17页 |
(二) 证券私募的意义 | 第17-19页 |
二、国内外证券私募法律制度发展状况 | 第19-28页 |
(一) 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证券私募法律制度 | 第19-25页 |
1、证券私募在美国 | 第20-24页 |
(1) 1933 年《证券法》第4(2)条 | 第20-22页 |
(2) 规则146和D条例 | 第22-23页 |
(3) 规则144 及规则144A | 第23-24页 |
2、证券私募在台湾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大陆地区私募发行的立法现状及回顾 | 第25-28页 |
1、公司职工股和内部职工股 | 第26-27页 |
2、公司成立时对法人的定向募集和公司设立后发行新股 | 第27页 |
3、商业银行次级债券 | 第27-28页 |
4、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第28页 |
三、构建我国证券私募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 第28-33页 |
(一) 我国证券私募立法的不足 | 第28-29页 |
(二) 构建我国证券私募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9-33页 |
1、明确私募概念、界定私募内涵 | 第29页 |
2、确定证券私募中发行人的资格标准 | 第29-30页 |
3、严格规范私募对象的资格标准和人数标准 | 第30-31页 |
4、构建私募披露制度 | 第31-32页 |
5、制定证券私募转售限制制度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