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7页 |
·公路桥梁的使用情况调查 | 第14-16页 |
·受损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公路梁桥病害状况调查及其对钢筋混凝土梁损伤影响的分析 | 第19-33页 |
·公路梁桥病害情况及成因调研 | 第19-26页 |
·公路梁桥病害调查总体情况 | 第19-21页 |
·桥梁竣工年限与技术状况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桥梁荷载等级情况 | 第22页 |
·公路桥钢筋混凝土梁病害成因 | 第22-26页 |
·梁式桥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影响 | 第26-32页 |
·上部结构病害 | 第26-29页 |
·下部结构与基础病害 | 第29-30页 |
·附属结构病害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梁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 第33-69页 |
·钢筋锈蚀 | 第33-36页 |
·钢筋锈蚀病害的危害 | 第33页 |
·钢筋锈蚀机理分析 | 第33-34页 |
·钢筋锈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钢筋锈蚀病害对结构的影响 | 第36页 |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 第36-41页 |
·碱骨料反应病害的危害 | 第36-37页 |
·碱骨料反应机理分析 | 第37-38页 |
·碱骨料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碱骨料反应病害对结构的影响 | 第40-41页 |
·钢筋混凝土的氯盐侵蚀 | 第41-46页 |
·钢筋混凝土氯盐侵蚀病害的危害 | 第41-42页 |
·混凝土氯盐侵蚀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钢筋混凝土氯盐侵蚀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氯盐侵蚀病害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影响 | 第44-46页 |
·混凝土碳化 | 第46-51页 |
·混凝土碳化病害的危害 | 第46页 |
·混凝土碳化的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碳化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影响 | 第49-51页 |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 | 第51-67页 |
·钢筋混凝土裂缝概述 | 第51-52页 |
·钢筋混凝土梁宏观裂缝分类与开裂原因分析 | 第52-57页 |
·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 | 第57-60页 |
·裂缝对混凝土受力状态的影响 | 第60-63页 |
·裂缝对刚度及变形的影响 | 第63-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分析 | 第69-80页 |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研究情况概述 | 第69-72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承载力计算的发展过程 | 第69-70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0-72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分类 | 第72-74页 |
·承载能力的定义 | 第72页 |
·承载能力的分类 | 第72-73页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第73页 |
·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 | 第73-74页 |
·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能力求解方法 | 第74-79页 |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 第74-75页 |
·截面分析法 | 第75-77页 |
·有限元法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过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80-94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法 | 第80-85页 |
·有限元分析求解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 第80-81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 第81-82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式模型 | 第82-83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合式模型 | 第83-84页 |
·钢筋混凝土的分离式模型 | 第84-85页 |
·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中的非线性问题 | 第85-93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问题综述 | 第85-87页 |
·材料非线性分析 | 第87-88页 |
·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88页 |
·非线性方程求解 | 第88-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病害的有限元分析 | 第94-142页 |
·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 | 第94-100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种类 | 第94-95页 |
·受拉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 第95-96页 |
·受压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 第96-100页 |
·混凝土破坏准则 | 第100-104页 |
·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 | 第104-107页 |
·平面四边形单元 | 第104页 |
·ANSYS中的混凝土单元 | 第104-107页 |
·混凝土破损病害的有限元分析 | 第107-123页 |
·混凝土破损病害及其成因 | 第107页 |
·混凝土破损病害受力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 | 第107-110页 |
·混凝土破损形态的分类及力学特性分析 | 第110-120页 |
·混凝土体破损的有限元模型 | 第120-123页 |
·混凝土开裂的有限元分析 | 第123-132页 |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受力特性 | 第123-125页 |
·混凝土的受力开裂及有限元处理方法 | 第125-128页 |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有限元模型 | 第128-132页 |
·混凝土腐蚀与碱骨料反应病害的有限元分析 | 第132-140页 |
·混凝土腐蚀的种类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影响 | 第132-134页 |
·腐蚀混凝土的膨胀力 | 第134-135页 |
·腐蚀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135-136页 |
·腐蚀混凝土的强度 | 第136-138页 |
·混凝土腐蚀病害影响的有限元建模 | 第138-140页 |
·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七章 钢筋的力学特性及其病害的有限元分析 | 第142-154页 |
·钢筋的力学性能 | 第142-145页 |
·钢筋种类与力学特性 | 第142-143页 |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143-145页 |
·钢筋的有限元模型 | 第145-147页 |
·两节点与三节点杆单元 | 第145-146页 |
·ANSYS中的钢筋单元 | 第146-147页 |
·钢筋腐蚀病害的有限元分析 | 第147-153页 |
·钢筋锈蚀程度及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锈蚀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148-149页 |
·坑蚀对钢筋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149-150页 |
·锈蚀钢筋的粘结力 | 第150-151页 |
·钢筋锈蚀病害的有限元建模分析 | 第151-153页 |
·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八章 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粘结滑移的有限元分析 | 第154-160页 |
·钢筋混凝土粘结机理分析 | 第154-156页 |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组成 | 第154页 |
·不同类型钢筋的拉拔试验破坏形态 | 第154-155页 |
·钢筋混凝土梁粘结应力分布特征 | 第155页 |
·粘结力的影响因素 | 第155-156页 |
·粘结力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156-159页 |
·粘结——滑移曲线模型 | 第156-157页 |
·反复荷载下粘结性能的改变 | 第157-158页 |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 | 第158-159页 |
·小结 | 第159-160页 |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梁超载能力分析与损伤后承载能力的评估分析 | 第160-196页 |
·梁的过载破坏与承载曲线下降阶段的处理 | 第160-166页 |
·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过程 | 第160-161页 |
·钢筋拉伸破坏的处理 | 第161-163页 |
·粘结破坏处理 | 第163-164页 |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下降段的处理 | 第164-166页 |
·钢筋混凝土梁超载能力分析 | 第166-169页 |
·钢筋混凝土梁的超载能力 | 第166页 |
·钢筋混凝土梁超载能力的计算机分析过程与方法 | 第166-169页 |
·超载能力的分析实例及比对实验 | 第169-183页 |
·模型实验梁的设计 | 第170页 |
·模型实验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170-176页 |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76-183页 |
·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剩余承载能力分析 | 第183-194页 |
·受损钢筋混凝土梁损伤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 第183-186页 |
·承载能力损伤系数的概念与应用 | 第186-190页 |
·受损钢筋混凝土梁损伤承载能力和承载能力损伤系数的计算分析 | 第190-194页 |
·小结 | 第194-196页 |
结论 | 第196-200页 |
1 主要创造性工作 | 第196-198页 |
2 进一步的研究与设想 | 第198-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04-206页 |
致谢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