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决策下的公路建设项目优化排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单目标排序法 | 第10-11页 |
| ·多目标综合排序法 | 第11-12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公路建设项目排序的基础理论 | 第14-25页 |
| ·多目标决策理论 | 第14-22页 |
| ·多目标决策的概念及流程 | 第14-15页 |
| ·多目标决策的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 ·指标的量化与转化 | 第16-17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7-22页 |
| ·效用理论 | 第22-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排序的多目标分析 | 第25-33页 |
| ·建设排序的经济目标分析 | 第25-27页 |
| ·经济分析的要素 | 第25-26页 |
| ·经济分析 | 第26-27页 |
| ·建设排序的技术目标分析 | 第27-30页 |
| ·反映路网结构变化的技术指标分析 | 第28-29页 |
| ·反映路网交通运行质量变化的指标分析 | 第29-30页 |
| ·建设排序的环境目标分析 | 第30-32页 |
| ·环境费用分析 | 第30-31页 |
| ·环境效益分析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公路建设项目排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42页 |
| ·排序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3-34页 |
| ·针对性原则 | 第33页 |
| ·全面性原则 | 第33页 |
| ·有效性原则 | 第33页 |
| ·可比性原则 | 第33页 |
| ·不相容原则 | 第33-34页 |
| ·综合排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40页 |
| ·公路建设的紧迫性 | 第35-36页 |
| ·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 ·公路建设的经济性 | 第37-38页 |
| ·公路建设的交通效果 | 第38-40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1页 |
| ·分项指标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1页 |
| ·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公路建设项目优化排序 | 第42-57页 |
| ·公路建设项目排序方法 | 第42-51页 |
| ·属性权重已知时决策矩阵排序的方法 | 第42-48页 |
| ·属性权重未知时决策矩阵排序的方法 | 第48-51页 |
| ·公路建设项目排序的优化 | 第51-56页 |
| ·影响建设排序的宏观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 ·投资项目整体投资优化模型及模型求解 | 第54-55页 |
| ·项目排序的动态调整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57-67页 |
| ·济南市公路网现状分析 | 第57-63页 |
| ·济南市公路网现状 | 第57-59页 |
| ·济南市现状公路网数据分析 | 第59-61页 |
| ·现状评价结果 | 第61-63页 |
| ·公路建设项目概况 | 第63-64页 |
| ·建设项目优化排序 | 第64-67页 |
| ·项目优化排序 | 第64-66页 |
| ·排序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