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创伤逐拍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的倾斜实验系统
|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第12-30页 |
| 1. 前言 | 第12-15页 |
| 2.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 3. 文献回顾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 4. 主要工作 | 第27-30页 |
| 正文 | 第30-115页 |
| 1 倾斜实验系统设计 | 第30-61页 |
| ·倾斜实验原理 | 第30-36页 |
| ·流体静力学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 第30-31页 |
| ·血压的短期调节机制 | 第31-35页 |
| ·倾斜床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 ·总体结构 | 第36-38页 |
| ·系统设计方案 | 第36-37页 |
| ·总体结构 | 第37-38页 |
| ·硬件系统 | 第38-54页 |
| ·主动脉区阻抗和心电的电路设计 | 第38-42页 |
| ·脉搏波及电路设计 | 第42-45页 |
| ·心音及心音测量模块 | 第45-47页 |
| ·柯氏音和袖带压力测量模块 | 第47-49页 |
| ·呼吸和体位测量模块 | 第49页 |
| ·中央采集系统及数据传输 | 第49-52页 |
| ·新型倾斜床的设计 | 第52-54页 |
| ·软件系统 | 第54-59页 |
| ·采集及显示 | 第54-55页 |
| ·数据分析程序 | 第55-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2 血压测量中的关键技术 | 第61-96页 |
| ·单次血压测量 | 第61-67页 |
| ·测量原理 | 第61-63页 |
| ·一体化袖带的血压测量方案 | 第63-67页 |
| ·逐拍血压测量原理 | 第67-71页 |
| ·PWTT 与血压的关系 | 第67-69页 |
| ·个体化系数的计算 | 第69-71页 |
| ·射血时刻的标定 | 第71-83页 |
| ·现有以R 波为起点的PWTT 存在的问题 | 第71-72页 |
| ·传统射血时刻特征点 | 第72-74页 |
| ·阻抗血流图及主动脉区阻抗的测量 | 第74-77页 |
| ·主动脉区阻抗射血时刻的验证 | 第77-80页 |
| ·进一步讨论以R 波为起点的PWTT | 第80-83页 |
| ·心水平逐拍血压 | 第83-87页 |
| ·心水平血压的测量方法 | 第83-84页 |
| ·心水平血压的标定 | 第84-87页 |
| ·头部逐拍血压 | 第87-94页 |
| ·头部血压的测量方法 | 第88-90页 |
| ·头部血压的标定 | 第90-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3 倾斜实验 | 第96-115页 |
| ·实验设计 | 第96-99页 |
| ·平稳状态的参数及分析 | 第99-104页 |
| ·单次血压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99-100页 |
| ·频谱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4页 |
| ·转动过程的参数及分析 | 第104-110页 |
| ·暂态过程分析 | 第104-108页 |
| ·暂态参数提取 | 第108-110页 |
| ·实验讨论 | 第110-11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 1、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 第115-116页 |
| 2、课题的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 3、展望 | 第117-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