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43页 |
| ·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 | 第14-18页 |
| ·概论 | 第14-15页 |
| ·磁性纳米材料的基本磁学性质 | 第15-16页 |
|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6-18页 |
|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8-34页 |
| ·共沉淀法 | 第19-26页 |
| ·Sol-Gel 过程 | 第26-27页 |
| ·微乳液聚合 | 第27-30页 |
| ·水热法(溶剂热)方法 | 第30-31页 |
| ·模板合成 | 第31-32页 |
| ·生物辅助方法 | 第32-34页 |
|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复合物 | 第34-35页 |
| ·论文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 第二章 尺寸可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研究 | 第43-72页 |
| ·引言 | 第43-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 ·实验原料 | 第45-46页 |
| ·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第46-47页 |
| ·性能和结构表征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7页 |
| ·尺寸可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第48-51页 |
|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形貌的动力学变化 | 第51-57页 |
|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 | 第57-63页 |
| ·磁学性质的表征 | 第63-65页 |
|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自组装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第三章 反应条件对颗粒形貌的影响的研究 | 第72-94页 |
| ·引言 | 第72-75页 |
| ·实验部分 | 第75-78页 |
| ·实验原料 | 第75-76页 |
| ·不同反应条件下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76-77页 |
| ·改变表面活性剂与前驱体比例 | 第76页 |
| ·改变还原剂的用量 | 第76页 |
| ·金刚烷酸和油胺作为表面活性剂 | 第76-77页 |
| ·金刚烷酸和金刚烷胺作为表面活性剂 | 第77页 |
| ·改变加热速度 | 第77页 |
| ·性能和结构表征 | 第77-7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8-90页 |
| ·表面活性用量对颗粒粒径的影响 | 第78-80页 |
| ·分解促进剂对颗粒粒径的影响 | 第80-81页 |
| ·加热速度对纳米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81-84页 |
| ·金刚烷酸和金刚烷胺对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84-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第四章 Ag-Fe_3O_4 异质结构纳米晶体的合成 | 第94-108页 |
| ·引言 | 第94-95页 |
| ·实验部分 | 第95-98页 |
| ·实验原料 | 第95-96页 |
| ·银-四氧化三铁纳米晶体的制备 | 第96-97页 |
| ·性能及结构表征 | 第97-9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4页 |
| ·形貌和性质表征 | 第98-101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磁学性质表征 | 第102-103页 |
| ·表面性质表征 | 第103-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第五章 制备磁性有机硅介孔空心微球 | 第108-128页 |
| ·引言 | 第108-10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9-113页 |
| ·实验原料 | 第109-111页 |
| ·制备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空心微球 | 第111-112页 |
| ·性能和结构表征 | 第112-11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4页 |
| ·磁性有机硅介孔空心复合微球的形成机制 | 第113-114页 |
| ·反应试剂量对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114-119页 |
| ·功能性的磁性空心介孔微球 | 第119-123页 |
| ·药物缓释实验 | 第123-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28-13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0-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