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电针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1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临床资料 | 第10页 |
·病例选择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治疗器材 | 第11页 |
·方法 | 第11-12页 |
·疗程 | 第12页 |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疗效性观察项目及计分标准 | 第12-14页 |
· | 第14-15页 |
·统计分析 | 第15页 |
3 一般资料 | 第15-16页 |
·三组性别比较 | 第15页 |
·三组年龄比较 | 第15-16页 |
·三组病程比较 | 第16页 |
4 治疗结果 | 第16-17页 |
·三组治疗后的疗效 | 第16页 |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第16-17页 |
5 安全性观察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29页 |
1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 第18-19页 |
·祖国医学对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8-19页 |
·气虚秘的中医症候认识 | 第19页 |
2 现代医学气虚便秘病理机制的认识 | 第19-21页 |
·盆底神经肌肉的损伤和盆底结构变化 | 第20页 |
·肠神经的损伤变性 | 第20页 |
·雌激素不足 | 第20页 |
·腹肌膈肌肌力不足 | 第20-21页 |
3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 第21-23页 |
·中药治疗 | 第21页 |
·针灸对便秘的治疗进展 | 第21-23页 |
4 作用机理 | 第23-27页 |
·穴位作用机理 | 第23-25页 |
·中药作用机理 | 第25-27页 |
5 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7页 |
·疗效分析 | 第27页 |
·症状积分分析 | 第27-28页 |
6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综述 | 第34-42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