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5页
第1章 导论第15-57页
   ·研究的缘起第15-20页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前沿第15-17页
     ·中国社会城市实践需要第17-19页
     ·景观学科发展的需要第19-20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0-36页
     ·城市景观环境第20-28页
     ·生态转型的含义第28-32页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内涵与特征第32-36页
   ·研究的指导思想第36-48页
     ·历史发展观第36-38页
     ·主客体关系哲学第38-40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第40-44页
     ·生态观念链思想第44-48页
   ·研究的范畴与结构第48-52页
     ·研究的范畴第48-49页
     ·研究的理论结构第49-52页
   ·研究方法与目标第52-55页
     ·研究方法第52-54页
     ·研究目标第54-55页
   ·论文内容与框架第55-57页
     ·论文内容第55-56页
     ·论文框架第56-57页
第2章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历史背景第57-90页
   ·古代原始生态思想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体现第57-69页
     ·中国古代原始生态思想第58-61页
     ·宇宙与宗教象征第61-64页
     ·顺应自然环境第64-67页
     ·古代园林艺术第67-69页
   ·工业革命后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理想追求第69-75页
     ·画境式城市郊区景观第70-71页
     ·田园城市思想及在各国的实践第71-74页
     ·城市公园运动第74-75页
   ·现代主义运动对城市景观环境的改造第75-82页
     ·早期的自然环境思想第76-78页
     ·功能主义城市景观蔓延第78-81页
     ·二战后对现代主义的反叛第81-82页
   ·生态学时代来临第82-89页
     ·环境危机突现与生态意识产生第83-85页
     ·生态设计思想萌发第85-87页
     ·生态规划设计出现第87-89页
 小结第89-90页
第3章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建设实践历程第90-134页
   ·全球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状况综述第90-96页
     ·发展阶段与设计理念第90-92页
     ·建设实践——以美国、荷兰、德国为例第92-96页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建设背景与特点比较第96-100页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建设背景与特点比较第96-97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成果与特点第97-100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与特点第100-108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实践概况第100-105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发展阶段与设计理念第105-108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实践历程第108-133页
     ·萌芽期(1960’s后期~1980’s初):关注自然生态过程第108-112页
     ·起步期(1980’s~1990’s中期):人工优化资源环境第112-117页
     ·发展期(1990’s中期~21世纪初):自然演替与多方参与第117-124页
     ·成熟期(21世纪):可持续发展第124-133页
 小结第133-134页
第4章 生态哲学与生态环境运动的发展第134-152页
   ·社会生态意识第134-139页
     ·内容第134-136页
     ·内涵第136-139页
   ·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演变第139-145页
     ·概况第140页
     ·生命中心论(1920’s初~1940’s末)第140-141页
     ·生态中心论(1950’s初~1960’s末)第141-142页
     ·深层生态学(1970’s初~今)第142-145页
   ·当代生态环境运动的发展演变第145-151页
     ·概况第145-146页
     ·自然保护运动阶段(19世纪中期~1950’s末)第146-147页
     ·环境保护运动阶段(1960’s初~1970’s末)第147-148页
     ·生态社会主义运动阶段(1980’s初~今)第148-151页
 小结第151-152页
第5章 与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相关的政策演变第152-199页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相关政策刍议第152-161页
     ·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以美国、欧盟国家为例第152-156页
     ·城市景观环境控制相关政策——以美国、荷兰、德国为例第156-161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主要管治机构与相关政策概况第161-171页
     ·城市景观环境主要管治机构第161-163页
     ·生态转型相关政策法规与措施第163-166页
     ·三项重要政策法规文件第166-171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相关政策的演变第171-198页
     ·环境管理政策的演变第171-179页
     ·可持续发展建设政策第179-190页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政策第190-198页
 小结第198-199页
第6章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与目标第199-231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分析第199-200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化现状第200-218页
     ·规划建设实践第200-208页
     ·生态观念发展第208-212页
     ·城市环境管理第212-217页
     ·生态理论与技术第217-218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现实定位第218-222页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起步第218-220页
     ·城市景观环境进入生态转型起步期第220-222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发展阶段第222-225页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阶段第223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第223-225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目标第225-230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第225-226页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目标第226-230页
 小结第230-231页
第7章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途径与对策第231-264页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特点综合对照第231-238页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特点与经验第231-236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初期的特点第236-238页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途径综合对照第238-242页
     ·社会转型诉求不同第238-239页
     ·生态转型的途径不同第239-241页
     ·环境政策的发展速度与方式不同第241-242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方法第242-246页
     ·转型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第242-244页
     ·综合生态现代化方法第244-246页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对策框架第246-263页
     ·生态转型的基本原则第246-248页
     ·生态转型的策略框架第248-249页
     ·生态转型的实施途径第249-253页
     ·生态转型的指标模型第253-263页
 小结第263-264页
第8章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探索——以深圳为例第264-312页
   ·深圳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建设特点与经验第264-272页
     ·概况第264-266页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特点与经验第266-272页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实践探索第272-281页
     ·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第272-277页
     ·城市生态廊道景观第277-278页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第278-281页
   ·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与控制探索第281-297页
     ·制定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计划第282-288页
     ·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相关规划第288-291页
     ·制定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第291-293页
     ·加强水环境建设与管理第293-296页
     ·实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第296-297页
   ·生态文化建设的探索第297-306页
     ·推广环境、生态教育第297-299页
     ·鼓励引导公共参与第299-300页
     ·城市生态景观研究第300-306页
   ·对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第306-311页
     ·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检测第306-307页
     ·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第307-311页
 小结第311-312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312-317页
   ·主要结论第312-313页
   ·主要创新点第313-314页
   ·进一步工作方向第314-315页
   ·展望第315-317页
致谢第317-318页
参考文献第318-328页
图表索引第328-335页
附录A 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第335-343页
附录B 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纲要目录第343-344页
附录C 荷兰环境健康行动计划目录第344-346页
附录D 荷兰宜居城市建设成果目录第346-347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347页

论文共3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脉冲微分方程的定性研究
下一篇:绵遂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识别、分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