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房地产基准价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本文的特色和不足 | 第12-13页 |
·本文的特色 | 第12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2-13页 |
2 房地产基准价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3-19页 |
·地租理论 | 第13-14页 |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 第13-14页 |
·西方地租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页 |
·地价理论 | 第14-15页 |
·马克思主义的地价理论 | 第14-15页 |
·我国房地产实践中的地价 | 第15页 |
·区位理论 | 第15-17页 |
·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区位理论在房地产业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城市规划理论 | 第17-19页 |
·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3 房地产基准价评定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 第19-36页 |
·房地产基准价评定的基本原则 | 第19-22页 |
·最有效使用原则 | 第19-20页 |
·相类比较原则 | 第20页 |
·预测原则 | 第20-21页 |
·估价时点原则 | 第21页 |
·合法原则 | 第21页 |
·公平原则 | 第21-22页 |
·区域划分方法 | 第22-26页 |
·因素分析法 | 第22-24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24-26页 |
·基准价评定方法 | 第26-36页 |
·收益法 | 第27-28页 |
·市场比较法 | 第28-30页 |
·成本法 | 第30-36页 |
4 房地产基准价的评定的总体框架:以成都市为例 | 第36-60页 |
·房地产基准价评定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房地产基准价评定的总体思路 | 第36页 |
·房地产基准价评定的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确定房地产基准价的内涵及评定范围 | 第38-39页 |
·定义成都市的“房地产基准价” | 第38-39页 |
·评定范围 | 第39页 |
·评定资料的调查和收集 | 第39-45页 |
·资料和数据的采集 | 第39-44页 |
·资料和数据的整理 | 第44-45页 |
·房地产类型区的划分及基准价的评定 | 第45-60页 |
·房地产类型区的划分 | 第45-50页 |
·评定房地产基准价 | 第50-60页 |
5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及税收的影响 | 第60-74页 |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影响理论分析 | 第60-61页 |
·二手房基准价格的功能分析 | 第60页 |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 第60-61页 |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对新建商品房的影响 | 第61页 |
·历次税费调整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回顾 | 第61-64页 |
·住房补贴政策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61-63页 |
·住房补贴取消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63页 |
·国六条税费调整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63页 |
·国八条税费调整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63-64页 |
·市场基准价调整对成都市二手房市场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64-68页 |
·方法选择 | 第64-65页 |
·计量模型 | 第65-67页 |
·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对商品房市场的影响分析 | 第68-71页 |
·方法选择 | 第68-69页 |
·计量模型 | 第69-70页 |
·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对房地产税收的影响分析 | 第71-73页 |
·二手房基准价调整的建议 | 第73-74页 |
6 房地产基准价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 第74-76页 |
·软件概述 | 第74页 |
·软件结构及功能应用 | 第74-76页 |
7 总结 | 第76-77页 |
8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9 在读科研成果 | 第78-80页 |
11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