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微机保护装置的开发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继电保护的任务和要求 | 第12页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述 | 第12-14页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14页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下的微机继电保护 | 第14-15页 | 
| ·微机保护装置的优越性 | 第15页 | 
| ·现代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特征 | 第1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现场总线技术 | 第17-24页 | 
| ·现场总线的概念 | 第17页 | 
| ·现场总线的特点和优点 | 第17-19页 | 
| ·现场总线的特点 | 第17-18页 | 
| ·现场总线的优点 | 第18-19页 | 
|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的发展 | 第19-21页 | 
| ·以太网技术 | 第21-24页 | 
| ·以太网的概述和现状 | 第21-22页 | 
| ·以太网技术的优点 | 第22页 | 
| ·以太网的标准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保护测控单元的硬件设计 | 第24-43页 | 
| ·电源插件 | 第24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4-26页 | 
| ·交流变换电路 | 第24-25页 | 
| ·低通滤波回路 | 第25-26页 | 
| ·电能计量模块 | 第26-29页 | 
| ·ADE7758的简介 | 第26-27页 | 
| ·ADE7758的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 ·ADE7758与MCU的通讯 | 第28-29页 | 
| ·CPU系统 | 第29-35页 | 
| ·P89C51RD2FA的简介 | 第30-31页 | 
| ·MSP430F1611的简介 | 第31-32页 | 
| ·晶振与自检测电路 | 第32页 | 
| ·CAT1611的简介 | 第32-35页 | 
| ·开关量回路 | 第35-36页 | 
| ·开关量输入回路 | 第35-36页 | 
| ·开关量输出回路 | 第36页 | 
| ·通信电路 | 第36-38页 | 
| ·RTL8019AS简介 | 第36-38页 | 
| ·人机接口 | 第38-43页 | 
| ·键盘输入部分 | 第38-39页 | 
| ·液晶显示 | 第39-42页 | 
| ·字符显示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测控保护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43-56页 | 
| ·保护CPU的软件设计 | 第43-49页 | 
| ·初始化子程序 | 第43-44页 | 
| ·主程序 | 第44页 | 
| ·保护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44-49页 | 
| ·显示CPU的软件设计 | 第49-51页 | 
| ·键盘处理程序 | 第49-50页 | 
| ·页面显示程序 | 第50-51页 | 
| ·测量CPU的软件设计 | 第51-53页 | 
| ·RTL8019AS的初始化 | 第51-52页 | 
| ·发送控制 | 第52页 | 
| ·接收控制 | 第52-53页 | 
| ·多机通讯 | 第53-56页 | 
| ·UART串口介绍 | 第53-54页 | 
| ·CPU之间的通讯协议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 ·工作总结 | 第56页 | 
| ·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