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中文内容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内容摘要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第7-23页 |
| 第一节 微生物诱变育种和发酵的研究进展 | 第7-10页 |
| 1.微生物的诱变育种 | 第7-8页 |
| 2.微生物的发酵 | 第8-10页 |
| 第二节 石杉碱甲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1.石杉碱甲的结构及其特征 | 第10页 |
| 2.石杉碱甲的药理作用 | 第10-12页 |
| 3.石杉碱甲的来源 | 第12-14页 |
| 第三节 生物碱成分的分析方法及进展 | 第14-21页 |
| 1.高效液相色谱 | 第14-16页 |
|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16-21页 |
| 第四节 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49页 |
| 第一节 菌种的诱变和筛选 | 第23-31页 |
| 1.目的意义 | 第23页 |
| 2.材料方法 | 第23-24页 |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 4.讨论 | 第30-31页 |
| 第二节 诱变菌株的发酵培养 | 第31-34页 |
| 1.目的意义 | 第31页 |
| 2.材料方法 | 第31-32页 |
| 3.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4.分析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总生物碱的提取 | 第34-38页 |
| 1.目的意义 | 第34-35页 |
| 2.材料方法 | 第35页 |
| 3.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 4.讨论 | 第36-38页 |
| 第四节 HPLC分析检测石杉碱甲的含量 | 第38-44页 |
| 1.目的意义 | 第38页 |
| 2.材料方法 | 第38-39页 |
| 3.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 4.分析讨论 | 第43-44页 |
| 第五节 HPLC—DAD—MS/MS分析微生物来源石杉碱甲 | 第44-49页 |
| 1.目的意义 | 第44页 |
| 2.材料方法 | 第44-45页 |
| 3.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 4.分析讨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