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指数“失真”的实证分析
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股票价格指数概述 | 第8-17页 |
(一) 股票指数的功能 | 第8-9页 |
1、表征整体股票市场 | 第8页 |
2、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 | 第8-9页 |
3、客观衡量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 第9页 |
4、资产分配模型的重要参数 | 第9页 |
(二) 指数的编制 | 第9-12页 |
(三) 成熟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价格 | 第12-14页 |
(四)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 | 第14-16页 |
(五) 我国股票市场与成熟股票市场的对比 | 第16-17页 |
二、股指失真的实证分析 | 第17-32页 |
(一) 指数编排的影响 | 第17-27页 |
1、加权计算的“杠杆效应” | 第17-19页 |
2、指数的失真测定 | 第19-26页 |
3、指数失真的风险测度 | 第26-27页 |
(二) 成分股样本股选取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 股权分置的影响 | 第29-32页 |
三、解决指数失真的选择路径 | 第32-42页 |
(一) 指数编排规则的选择 | 第32-33页 |
1、总股本加权 | 第32页 |
2、流通股本加权 | 第32页 |
3、调整总股本加权 | 第32-33页 |
(二) 成份股选样标准的改进 | 第33-34页 |
1、行业标准 | 第33页 |
2、规模标准 | 第33-34页 |
3、流动性标准 | 第34页 |
(三) 以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制度缺陷 | 第34-42页 |
1、流动性变革历程简述 | 第34-35页 |
2、流动性变革的方案选择 | 第35页 |
3、股权分置方案简述 | 第35-40页 |
4、股权分置的意义 | 第40-42页 |
四、总结 | 第42-44页 |
1、编制综合指数以调整总股本加权法为佳 | 第42页 |
2、尽量以样本股来编制指数 | 第42-43页 |
3、加强股改后公司监管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6-49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