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知识流研究 | 第15页 |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 第15-16页 |
·知识管理的产品与服务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18页 |
·知识网格和知识流网络 | 第18-21页 |
·知识网格 | 第18-19页 |
·知识流网络 | 第19-21页 |
·研究动机和主要内容 | 第21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知识节点的势能 | 第23-37页 |
·引言 | 第23页 |
·知识势能 | 第23-25页 |
·知识域 | 第23-24页 |
·知识势能 | 第24-25页 |
·知识势能的度量 | 第25-29页 |
·知识流网络中的势能变化 | 第29-33页 |
·条件和环境假设 | 第29-30页 |
·封闭环境下的知识势能 | 第30-32页 |
·开放环境下的知识势能 | 第32-33页 |
·基于知识势能的知识流传递规则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知识流中的信任 | 第37-53页 |
·引言 | 第37页 |
·相关工作 | 第37-41页 |
·知识共享和信任 | 第37-38页 |
·信任管理系统 | 第38-39页 |
·信任模型和信任度 | 第39-41页 |
·知识流的信任模型KFTrust | 第41-46页 |
·模型的定义和表示 | 第41-42页 |
·决定信任的因素 | 第42-43页 |
·信任的度量和计算 | 第43-46页 |
·信誉度的度量 | 第46页 |
·基于信任关系构造知识流网络 | 第46-51页 |
·构造的方法和过程 | 第46-4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模型比较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知识流网络的市场机制 | 第53-65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采用市场机制的理由 | 第54-56页 |
·知识管理系统的失效原因 | 第54-55页 |
·问题的解决 | 第55-56页 |
·基于市场的知识流网络的构成 | 第56-58页 |
·知识商品 | 第56-57页 |
·参与主体 | 第57-58页 |
·价格系统 | 第58页 |
·机制选择和设计 | 第58-63页 |
·市场机制的选择 | 第58-61页 |
·拍卖方式的选择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知识流网络平台MbKFSP | 第65-81页 |
·引言 | 第65页 |
·MbKFSP 的体系结构 | 第65-67页 |
·具有激励效果的知识拍卖算法 | 第67-72页 |
·稀缺知识的信誉度值排序的知识拍卖算法Rr-RKAA | 第67-68页 |
·需求平衡的信誉度值排序的知识拍卖算法Rr-DKAA | 第68-71页 |
·辅助报价策略 | 第71-72页 |
·知识共享的协商议价算法 | 第72-73页 |
·虚拟资金与信誉度及其激励作用 | 第73-74页 |
·对于市场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处理 | 第74-77页 |
·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知识流网络的实验评价和性能分析 | 第81-97页 |
·引言 | 第81页 |
·知识流网络的市场机制的性能评测和分析 | 第81-85页 |
·节点动机类型和行为方式的作用与实验分析 | 第85-88页 |
·网络规模和节点交往半径的作用与实验分析 | 第88-92页 |
·基于活跃度的正反馈特征与实验分析 | 第92-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97页 |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简历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