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中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4页 |
(一) 唐宋文中子研究的历史 | 第8-11页 |
(二) 明清文中子研究的历史 | 第11-12页 |
(三) 近现代文中子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四) 过去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二、文中子生平事迹 | 第14-18页 |
(一) 文中子生平及世系 | 第14-17页 |
(二) 文中子著述考略 | 第17-18页 |
三、文中子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8-22页 |
(一) 经济社会背景 | 第18-19页 |
(二) 政治法律背景 | 第19-20页 |
(三) 意识形态背景 | 第20-22页 |
四、文中子政治法律思想探析 | 第22-43页 |
(一) 文中子“恢复王道”之志 | 第22-30页 |
(二) 文中子“施行仁政”之策 | 第30-36页 |
(三) 文中子“法缓狱简”之说 | 第36-37页 |
(四) 文中子“三教可一”之论 | 第37-41页 |
(五) 文中子政治法律思想的基石——“中道” | 第41-43页 |
五、文中子政治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第43-52页 |
(一) 对唐朝政治统治思想的影响 | 第43-46页 |
(二) 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三) 对儒、佛、道家三教融合的影响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资料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