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普通累犯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部分 当前普通累犯制度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第8-11页
第二部分 单位构成的普通累第11-21页
 (一) 关于单位累犯的理论之争第11-12页
 (二) 关于单位累犯之我见第12-15页
  1、单位能否成立犯罪的理由不能再适用于单位累犯第12-13页
  2、应然与实然层面的对立并不是不可调和第13页
  3、实定法面上没有单位累犯成立的空间第13-14页
  4、应然层面上单位主体应该纳入累犯第14-15页
 (三) 单位累犯的困境及其解决思路第15-21页
  1、应该单独设立单位累犯条款来解决与“自然人累犯”的现实冲突第15-16页
  2、应以单位独立执行刑罚的时间来计算起算点第16页
  3、单位罚金刑执行方式的困惑及见解第16-17页
  4、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以成立累犯第17-18页
  5、国家机关符合累犯条件的仍然可以单位累犯第18-21页
第三部分 未成年人构成的普通累犯第21-27页
 (一) 未成年人能否构成累犯的“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第21-22页
 (二) 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之我见第22-25页
  1、由未成年人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第22-23页
  2、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一贯精神第23页
  3、符合设立累犯制度的初衷和目的第23-24页
  4、刑事政策决定了不能把未成年人纳入累犯第24-25页
 (三) 对“肯定说”的相关质疑第25-27页
  1、对未成年人以累犯“从重处罚”达不到目的第25页
  2、未成年人犯罪高涨是累犯不能解决的第25页
  3、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并没有侵蚀道德价值第25-27页
第四部分 过失构成的普通累犯第27-40页
 (一) 累犯设立根据:行为累犯与行为人累犯第27-30页
  1、行为累犯第27-28页
  2、行为人累犯第28-29页
  3、我国现行通说的误区第29-30页
 (二) “前后同质性的过失犯罪”可以构成普通累犯第30-35页
  1、过失犯罪的非难根据第31-32页
  2、前后同质性过失普通累犯的剖析第32-35页
   (1) 前后两犯均为疏忽大意过失的普通累犯第32-33页
   (2) 前后两犯均为过于自信过失的普通累犯第33-34页
   (3)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之间的相互转化第34-35页
 (三) 同客观要件的“前犯过失、后犯故意”可以构成普通累犯第35-37页
  1、这是行为人的认识和意志因素决定的第35-36页
  2、这是行为人具体的心理转化过程说明的第36页
  3、这是刑罚的目的决定的第36-37页
 (四) 承认过失普通累犯符合复合罪过的现实情形第37-40页
第五部分 普通累犯的处罚问题第40-46页
 (一) 累犯的处罚后果应以人身危险性为变动曲线,区别对待第40-41页
 (二) 尽快建立人格调查制度第41-43页
 (三) 累犯适用假释的合理性第43-46页
  1、符合设立累犯制度的立法初衷第43-44页
  2、符合行刑社会化、刑罚轻缓化的发展趋势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红霉素注射液的初步研制
下一篇:STM/AFM相关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