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养老保险制度及个人账户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著作 | 第20-24页 |
·养老保险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不足 | 第24-25页 |
·需要厘清的几个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理解误区 | 第25-28页 |
·本文拟采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 第28-29页 |
·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29页 |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29-30页 |
第2章 做实个人账户的背景分析 | 第30-68页 |
·前言 | 第30-32页 |
·国际背景 | 第32-50页 |
·拉美各国(主要是智利模式)养老金改革计划 | 第36-39页 |
·欧洲养老金改革计划 | 第39-41页 |
·亚洲各国养老金改革计划 | 第41-44页 |
·美国养老金改革计划 | 第44-46页 |
·世界各国养老金计划改革的共同特点 | 第46-47页 |
·我国引入个人账户制度的历程分析 | 第47-50页 |
·国内背景 | 第50-55页 |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 第50-52页 |
·劳动力的市场化趋势 | 第52-53页 |
·资本市场的加速发育趋势 | 第53-54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趋势 | 第54-55页 |
·理论研究背景 | 第55-68页 |
·新自由主义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上的发展轨迹 | 第59-61页 |
·新自由主义在养老保险理论方面的主张 | 第61页 |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发展 | 第61-62页 |
·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影响的评价 | 第62-64页 |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导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 | 第64-68页 |
第3章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问题的概述 | 第68-84页 |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概念的界定 | 第68-69页 |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风险分析 | 第69-71页 |
·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原因分析 | 第71-73页 |
·个人账户在国外养老保险制度中应用和实践 | 第73-75页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情况分析 | 第75-77页 |
·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是否意味着要回到现收现付制度 | 第77-84页 |
·各种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的优劣比较 | 第77-78页 |
·针对个人帐户空账问题的几种对策比较 | 第78-84页 |
第4章 做实个人账户的可行性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 第84-104页 |
·为什么要做实个人账户 | 第84-93页 |
·反对做实个人账户的理由 | 第84-86页 |
·做实个人账户的理由 | 第86-93页 |
·做实个人账户要破解的几个难题 | 第93-104页 |
·责任界定问题 | 第93-95页 |
·做实个人账户的规模选择问题 | 第95页 |
·个人账户管理体制问题 | 第95-97页 |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平稳衔接问题 | 第97页 |
·个人账户如何保值增值问题 | 第97-98页 |
·个人账户做实面临的基金缺口问题 | 第98-104页 |
第5章 做实个人账户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4-120页 |
·劳动保障部对如何做实个人账户的原有设想 | 第104-108页 |
·区别老人、中人与新人 | 第105页 |
·做实的规模 | 第105页 |
·做实的步骤 | 第105-106页 |
·资金来源 | 第106-107页 |
·配套措施 | 第107-108页 |
·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方案之比较 | 第108-110页 |
·辽宁试点方案 | 第108-109页 |
·黑龙江、吉林试点方案 | 第109-110页 |
·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评价 | 第110-114页 |
·辽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评价 | 第110-111页 |
·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比较 | 第111-112页 |
·试点成效 | 第112-114页 |
·对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述评 | 第114-120页 |
·对辽宁试点过程的述评 | 第114-116页 |
·对辽宁试点结果的述评 | 第116-117页 |
·对辽宁试点的反思 | 第117-118页 |
·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8-120页 |
第6章 做实个人账户需要处理几种关系 | 第120-144页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做实个人账户的关系 | 第121-127页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同步 | 第121-127页 |
·应将做实个人帐户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轨道 | 第127页 |
·要正确处理各阶层养老保险利益关系 | 第127-133页 |
·我国各利益主体的分化分析 | 第128-129页 |
·关于我国阶层的分化 | 第129-131页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各阶层利益的分化 | 第131-133页 |
·要正确处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立场和角度关系 | 第133-135页 |
·要正确处理养老保险公平和效率关系 | 第135-143页 |
·经济学界对公平和效率之间关系的争论 | 第135-139页 |
·在社会保障问题上的公平和效率之争 | 第139-142页 |
·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公平和效率之争 | 第142-143页 |
·要正确处理好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 第143-144页 |
第7章 完善个人账户做实方案的建议及前景分析 | 第144-166页 |
·正确理解国务院养老保险新政的特点 | 第144-145页 |
·大力加强政府在做实个人账户上的责任意识 | 第145-148页 |
·妥善处理历史债务及资金筹集问题 | 第148-153页 |
·关于消化历史债务问题 | 第148-150页 |
·做实个人账户的资金如何筹集 | 第150-153页 |
·确保做实后个人账户资金投资运营安全 | 第153-157页 |
·个人账户基金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经营管理 | 第155页 |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工具选择 | 第155-157页 |
·组合投资是个人账户基金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 第157页 |
·加强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 | 第157页 |
·尽快出台更多的配套文件和更细的可操作政策 | 第157-162页 |
·建立养老保险利益诉求机制和平衡机制 | 第162-163页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注意文化传统的影响 | 第163-166页 |
第8章 关于福建省做实个人帐户实施方案研究 | 第166-178页 |
·福建省做实个人账户面临的资金缺口问题 | 第166-167页 |
·福建省做实个人账户的初步设想 | 第167-168页 |
·福建省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问题 | 第168-178页 |
结论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90-192页 |
致谢 | 第192-194页 |
个人简历 | 第194-195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