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启发的多维网络安全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网络安全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8页 |
·网络安全的概念 | 第11-13页 |
·网络安全存在的情况 | 第13-17页 |
·网络安全的研究趋势 | 第17-18页 |
·生物启发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生物启发的概念及分类 | 第18-19页 |
·生物启发相关研究及现状 | 第19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2页 |
·课题背景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生物启发的容错计算综述 | 第22-34页 |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POE模型 | 第23-25页 |
·个体发育 | 第23-24页 |
·渐成论 | 第24页 |
·种系发生 | 第24-25页 |
·胚胎电子学 | 第25-28页 |
·生物胚胎细胞 | 第25页 |
·胚胎电子细胞 | 第25-26页 |
·容错策略 | 第26-28页 |
·免疫电子学 | 第28-30页 |
·人体免疫系统 | 第28-29页 |
·免疫电子学 | 第29-30页 |
·免疫-胚胎电子学 | 第30-32页 |
·一般结构 | 第30-32页 |
·抗体学习 | 第32页 |
·可进化的硬件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人工免疫系统研究现状 | 第34-38页 |
·生物原理 | 第34-35页 |
·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阴性选择算法 | 第35-36页 |
·“诱饵”技术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主机的局域网免疫系统模型研究 | 第38-45页 |
·生物学原理 | 第38-39页 |
·模型总体框架 | 第39页 |
·模型各层功能及工作流程 | 第39-43页 |
·鉴别层 | 第40-41页 |
·基层 | 第41页 |
·连接层 | 第41-42页 |
·分析层 | 第42-43页 |
·模型优点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生物启发多维网络安全模型(BMNSM) | 第45-56页 |
·模型原理 | 第45-47页 |
·模型建立 | 第47-49页 |
·子网络类型(ST) | 第48页 |
·群体规模(PS) | 第48页 |
·时序阶段(TS) | 第48-49页 |
·状态分析 | 第49-51页 |
·网络状态个数分析 | 第49-50页 |
·状态转换 | 第50-51页 |
·模型的数学特性 | 第51-53页 |
·性能比较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BMNSM三网并行 TNP的实现模式研究 | 第56-65页 |
·生物原理及 TNP 概述 | 第56页 |
·TNP状态属性 | 第56-57页 |
·TNP实现模式分类 | 第57-61页 |
·初级模式和进化模式 | 第57-60页 |
·高级模式 | 第60-61页 |
·定量比较分析 | 第61-64页 |
·平稳性能比较 | 第61-62页 |
·可靠性比较 | 第62-63页 |
·综合比较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