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1 核盘菌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核盘菌分类地位及其危害 | 第14页 |
·核盘菌生活史与病害循环 | 第14-15页 |
·核盘菌致病机理 | 第15-16页 |
·菌核病防治 | 第16-17页 |
2 核盘菌菌核形成及其机理 | 第17-25页 |
·菌核的结构 | 第17-19页 |
·菌核形成过程 | 第19-20页 |
·菌核形成相关因子 | 第20-25页 |
·环境相关因子 | 第20-21页 |
·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 第21-22页 |
·蛋白磷酸酶 | 第22-23页 |
·凝聚素类蛋白 | 第23-25页 |
3 真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PEG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 | 第25页 |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25-26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核盘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7页 |
4 基因功能分析策略 | 第27-33页 |
·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RNAi的发现 | 第27-28页 |
·RNAi作用原理 | 第28页 |
4 1.3 RNAi在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方法 | 第29-30页 |
·绿色荧光蛋白定位 | 第29-30页 |
·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 | 第30页 |
·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 第30-33页 |
·酵母双杂交 | 第30-32页 |
·免疫共沉淀 | 第32-33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 | 第33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的核盘菌菌丝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6-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菌株及培养方法 | 第36-37页 |
·质粒及载体 | 第37页 |
·抗生素、酶及其它试剂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0页 |
·农杆菌介导的核盘菌菌丝转化方法 | 第37-38页 |
·核盘菌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8页 |
·转化子的PCR鉴定和测序分析 | 第38页 |
·转化子无性阶段的稳定性分析 | 第38页 |
·转化子有性阶段的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转化子单孢分离物HPH基因PCR验证 | 第39页 |
·转化子单孢分离物HPH基因Souhthern杂交分析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农杆菌介导的核盘菌菌丝转化 | 第40-41页 |
·转化子的PCR鉴定和测序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转化子稳定性分析 | 第42-44页 |
·转化子无性阶段稳定性分析 | 第42页 |
·转化子有性阶段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转化子单孢分离物HPH基因PCR验证 | 第43-44页 |
·转化子单孢分离物HPH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44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核盘菌菌核形成相关蛋白Ss-Sl2功能研究 | 第47-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6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菌株及培养方法 | 第47页 |
·质粒及载体 | 第47-48页 |
·酶、试剂盒及其它试剂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56页 |
·Ss-Sl2蛋白结构分析 | 第48页 |
·Ss-Sl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页 |
·Ss-Sl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48-49页 |
·Ss-Sl2基因原核表达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49页 |
·抗血清的制备及采集 | 第49-50页 |
·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的效价 | 第50页 |
·Western杂交分析 | 第50-51页 |
·Ss-Sl2蛋白免疫胶体金定位分析 | 第51-52页 |
·Ss-Sl2基因在菌核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 | 第52-53页 |
·外源cAMP对Ss-Sl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3页 |
·环境pH对Ss-Sl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3页 |
·Ss-Sl2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获得 | 第54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54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菌核内部超微结构观察 | 第54-55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生长速度分析 | 第55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致病力分析 | 第55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维持细胞完整性能力测定 | 第55页 |
·核盘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55-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9页 |
·Ss-Sl2蛋白结构分析 | 第56-60页 |
·Ss-Sl2蛋白亚细胞定位 | 第60-63页 |
·Ss-Sl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60页 |
·Ss-Sl2原核表达产物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分析 | 第60-61页 |
·Ss-Sl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61-63页 |
·Ss-Sl2基因在菌核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 | 第63页 |
·Ss-Sl2基因表达调控分析 | 第63-65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获得 | 第65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表型 | 第65-69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的形态特征 | 第65-67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菌丝生长与致病力 | 第67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维持细胞完整性能力分析 | 第67-69页 |
·Ss-Sl2基因沉默转化子中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6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第四章 Ss-Sl2蛋白作用机理研究 | 第72-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8页 |
·材料 | 第72-73页 |
·菌株及培养方法 | 第72页 |
·质粒及载体 | 第72-73页 |
·酶、培养基及其它试剂 | 第73页 |
·方法 | 第73-78页 |
·免疫共沉淀 | 第73页 |
·蛋白质LC-MS/MS质谱分析 | 第73页 |
·酵母双杂交相关载体的构建 | 第73-74页 |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第74-75页 |
·酵母转化方法 | 第75-76页 |
·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76页 |
·Ss-Gpd和Ss-Hex1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76-78页 |
·Ss-Gpd和Ss-Hex1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获得 | 第78页 |
·沉默转化子的表型分析 | 第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8页 |
·Ss-Sl2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78-79页 |
·Ss-Sl2互作蛋白的验证 | 第79-80页 |
·Ss-Sl2互作蛋白在Ss-Sl2沉默转化子中的表达分析 | 第80-81页 |
·核盘菌GAPDH蛋白结构分析 | 第81页 |
·Ss-Gpd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获得 | 第81-82页 |
·Ss-Gpd基因沉默转化子中Ss-Sl2的表达情况 | 第82页 |
·Ss-Gpd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表型分析 | 第82-83页 |
·核盘菌Hex1蛋白结构分析 | 第83-84页 |
·Ss-Hex1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获得 | 第84-85页 |
·Ss-Hex1基因沉默转化子中Ss-Sl2的表达情况 | 第85页 |
·Ss-Hex1基因沉默转化子的表型分析 | 第85-88页 |
·Ss-Hex1基因沉默转化子菌落形态 | 第85-86页 |
·Ss-Hex1基因沉默转化子维持细胞完整性能力分析 | 第86-8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88页 |
·讨论 | 第88-9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附录1:各种培养基、溶液、试剂及药品配方 | 第110-115页 |
附录2:已发表的相关文章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