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0页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第16-17页 |
·TD-SCDMA系统简介 | 第17-20页 |
·TD-SCDMA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18-20页 |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 | 第20-28页 |
·智能天线概述 | 第21-23页 |
·智能天线的两种工作方式 | 第23-25页 |
·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8-30页 |
第2章 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仿真平台 | 第30-54页 |
·TD-SCDMA的帧结构和基本参数 | 第30-32页 |
·TD-SCDMA的帧结构 | 第30-31页 |
·TD-SCDMA的基本参数 | 第31-32页 |
·TD-SCDMA系统编码与复用 | 第32-40页 |
·差错控制 | 第34页 |
·传送块的级联和码块分割 | 第34页 |
·信道编码 | 第34-36页 |
·无线帧尺寸均衡 | 第36-37页 |
·第一次交织 | 第37页 |
·无线帧分段 | 第37页 |
·速率匹配 | 第37-38页 |
·TrCH复用 | 第38页 |
·物理信道的分段 | 第38页 |
·第二次交织 | 第38页 |
·子帧分割 | 第38页 |
·物理信道映射 | 第38-39页 |
·编码与复用过程 | 第39-40页 |
·TD-SCDMA系统扩频与调制 | 第40-44页 |
·数据调制 | 第40-41页 |
·脉冲成型滤波器 | 第41-42页 |
·扩频调制 | 第42-44页 |
·多径信道模型 | 第44-50页 |
·多径信道的特性 | 第44-47页 |
·多径信道的基本结构 | 第47页 |
·多径信道的分类 | 第47-48页 |
·信道的仿真 | 第48-49页 |
·国际电联规定的仿真用多径信道模型 | 第49-50页 |
·智能天线接收机的结构 | 第50-51页 |
·链路性能仿真结果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智能天线波束成型算法研究与仿真 | 第54-68页 |
·最佳性能准则 | 第54-56页 |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 第54-55页 |
·最小二乘法准则 | 第55页 |
·最大信噪比准则 | 第55-56页 |
·最大似然准则 | 第56页 |
·波束成型自适应算法 | 第56-59页 |
·非盲自适应算法 | 第56-58页 |
·盲自适应算法 | 第58-59页 |
·波束成型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最小均方算法仿真结果 | 第60页 |
·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仿真结果 | 第60-61页 |
·最小二乘法仿真结果 | 第61-62页 |
·恒模算法仿真结果 | 第62页 |
·四种波束成型算法比较分析 | 第62-63页 |
·对自适应算法的改进 | 第63-65页 |
·改进算法的提出 | 第63-65页 |
·改进算法的仿真结果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8页 |
第4章 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 | 第68-78页 |
·延迟-相加法 | 第68-69页 |
·CAPON最小方差法 | 第69-70页 |
·MUSIC算法 | 第70-72页 |
·UCA-ESPRIT算法 | 第72-74页 |
·波达方向估计算法比较分析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ACS(ALAMOUTI编码结构)对TD-S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78-82页 |
·ACS概述 | 第78-80页 |
·编码和发射序列 | 第79页 |
·合并方案 | 第79-80页 |
·最大似然判决准则 | 第80页 |
·加入ACS改进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结束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