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关键词阐释 | 第8-10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构建高等学校薪酬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国外经验的借鉴 | 第15-28页 |
·激励理论 | 第15-17页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5页 |
·公平理论 | 第15-16页 |
·波特一劳勒模型 | 第16-17页 |
·薪酬理论 | 第17-21页 |
·薪酬的功能 | 第17-18页 |
·薪酬的属性 | 第18-19页 |
·薪酬分配模式分析 | 第19-21页 |
·影响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 | 第21-23页 |
·国外高等学校薪酬体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23-28页 |
·国外高校薪酬体系的概况 | 第23-25页 |
·国外高校薪酬体系特点 | 第25-26页 |
·国外高校薪酬体系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3 我国高等学校薪酬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 第28-36页 |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的工资制度改革回顾 | 第28-29页 |
·我国高等学校薪酬体系现状 | 第29-30页 |
·高校薪酬分配模式现状 | 第29-30页 |
·高校薪酬分配模式分析 | 第30页 |
·我国高等学校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我国高等学校薪酬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4 我国高等学校激励型薪酬体系构建思路 | 第36-51页 |
·激励型薪酬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指导思想 | 第36页 |
·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高校激励型薪酬体系的理念 | 第37-38页 |
·我国高等学校激励型薪酬体系的内容 | 第38-47页 |
·岗位津贴 | 第40-44页 |
·福利 | 第44-45页 |
·非货币性薪酬 | 第45-47页 |
·激励型薪酬体系的特点 | 第47-48页 |
·激励型薪酬体系的配套措施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