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 2 岩石力学性能参数测定 | 第11-27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岩层组成 | 第11页 |
| ·岩样的选取 | 第11-12页 |
| ·实验设备 | 第12-13页 |
| ·试件的加工 | 第13-15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15-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24页 |
| ·各岩层分层的力学性能参数汇总 | 第24-25页 |
| ·实验分析 | 第25-27页 |
| 3 十七号煤层顶板移动破坏规律分析 | 第27-32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围岩控制原况分析 | 第27-28页 |
| ·十七号煤层超薄复层特殊复合顶板力学属性的分析 | 第28页 |
| ·东荣二矿十七号煤层超薄复层特殊复合顶板移动破坏规律分析 | 第28-32页 |
| 4 煤矿地下开采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32-41页 |
| ·地下工程支护理论的发展状况 | 第32-33页 |
| ·煤矿回采巷道支护概述 | 第33-34页 |
| ·锚杆支护及其在煤矿回采巷道中的应用 | 第34-41页 |
| 5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超薄复层特殊复合顶板控制方案研究 | 第41-57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方案设计方法及步骤 | 第41-42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 ·回采巷道支护原则 | 第43-44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超薄复层特殊复合顶板主要控制手段及其技术特征 | 第44-45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顶板支护参数模型及理论分析 | 第45-54页 |
| ·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超薄特殊复合顶板支护方案 | 第54-57页 |
| 6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7-60页 |
| ·几点说明 | 第57页 |
| ·东荣二矿十七号煤层回采巷道原支护形式的费用计算及分析 | 第57页 |
| ·十七号煤层超薄特殊复合顶板控制技术效益分析 | 第57-6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 ·技术推广前景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