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表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21页 |
1 发病原因 | 第13-14页 |
2 病原学研究 | 第14-15页 |
3 发病机理 | 第15-16页 |
4 试验室诊断 | 第16-17页 |
5 饲养管理 | 第17-18页 |
6 治疗 | 第18-20页 |
7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试验部分 | 第21-49页 |
试验一 多重 PCR 检测奶犊牛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 第21-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参考菌株 | 第21页 |
·培养基和试剂 | 第21-22页 |
·引物设计 | 第22页 |
·多重 PCR | 第22-23页 |
·PCR 特异性检测试验 | 第23-24页 |
·敏感性检测试验 | 第24页 |
·粪样标本检测 | 第24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24页 |
2 结果 | 第24-25页 |
·特异性 | 第24页 |
·敏感性 | 第24页 |
·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试验二 快速诊断致牛腹泻的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双重PCR 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27-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参考菌株与待检试样 | 第27-28页 |
·培养基和试剂 | 第28页 |
·引物设计 | 第28页 |
·多重 PCR | 第28-29页 |
·特异性检测试验 | 第29-30页 |
·敏感性检测试验 | 第30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3页 |
·特异性 | 第31-32页 |
·敏感性 | 第32-33页 |
·回收 PCR 产物进行序列测定 | 第33页 |
·检测结果比较 | 第33页 |
3 讨论 | 第33-36页 |
试验三 犊牛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 第36-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来源 | 第36-37页 |
·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40页 |
·细菌培养特性 | 第37-39页 |
·细菌的生化鉴定 | 第39页 |
·PCR 鉴定 | 第39页 |
·药敏试验 | 第39-40页 |
·小白鼠致病性试验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试验四 通过165 rDNA 全序列分析及鉴定牛沙门氏菌 | 第42-4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菌株及培养基 | 第42页 |
·16S rDNA 序列的克隆测序 | 第42-43页 |
·序列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43页 |
·PCR-RFLP 分析16S rDNA 序列 | 第43页 |
2 结果 | 第43-47页 |
·生理生化特性 | 第43-45页 |
·16S rDNA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 | 第45-47页 |
·PCR-RFLP 结果 | 第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