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0-14页 |
(一)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 | 第10-13页 |
(二) 试验病例标准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二) 病例分组 | 第14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14页 |
(四) 观察项目与方法 | 第14-15页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5-18页 |
三、临床资料分析 | 第18-20页 |
(一) 性别、平均年龄 | 第18-19页 |
(二) 病程 | 第19页 |
(三) 主要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分布 | 第19页 |
(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分型情况 | 第19页 |
(五) 各组患者治疗前发作时心电图变化比较 | 第19-20页 |
四、治疗结果 | 第20-24页 |
(一)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 第20页 |
(二)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 第20页 |
(三) 治疗心绞痛速效药物(硝酸甘油)评定标准 | 第20-21页 |
(四)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1页 |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1页 |
(六)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 第21-22页 |
(七)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测定比较 | 第22页 |
(八) 安全性观测 | 第22-23页 |
(九) 不良反应 | 第23-24页 |
实验研究 | 第24-26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24页 |
(一) 实验动物与来源 | 第24页 |
(二) 实验药物 | 第24页 |
(三) 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一) 动物饲养及分组 | 第24页 |
(二) 造模与动物处置 | 第24-25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一)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损伤心电图的影响 | 第25页 |
(二)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损伤后血液 MDA,SOD的影响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36页 |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 第26-30页 |
(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第26-27页 |
(二)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新进展 | 第27-30页 |
二、中医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认识 | 第30-31页 |
(一)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病机的探讨 | 第30页 |
(二)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 第30-31页 |
三、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第31-32页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1-32页 |
(二) 患者检测结果分析 | 第32页 |
四、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五、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机制探讨 | 第33-34页 |
(一) 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 第33页 |
(二) 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 第33-34页 |
(三) 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 | 第34页 |
(四) 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作用 | 第34页 |
六、本项研究的意义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详细摘要 | 第43-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