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汉语的特点 | 第11-12页 |
·汉语的处理层次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短语结构歧义的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短语(Phrase) | 第15-16页 |
·短语结构(Phrase Structure) | 第16页 |
·短语结构的歧义 | 第16-19页 |
·歧义(Ambiguity) | 第16-17页 |
·短语结构的歧义概述 | 第17-19页 |
·歧义格式(Ambiguity Format) | 第18页 |
·潜在歧义论(Potentional Ambiguity Theory) | 第18-19页 |
·短语结构歧义类型 | 第19-22页 |
·结构歧义概述 | 第19-20页 |
·短语结构歧义类型 | 第20-22页 |
·短语结构歧义的消歧策略现状 | 第22-25页 |
·概述 | 第22-23页 |
·基于“约束法”的歧义消解 | 第23页 |
·基于“优选法”的歧义消解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语义的研究现状 | 第26-37页 |
·语义学研究的主要理论 | 第27-33页 |
·生成语义学(Generative Semantics) | 第27页 |
·结构语义学(Constructural Semantics) | 第27-28页 |
·优选语义学(Preferential Semantics) | 第28页 |
·解释语义学(Interpretational Semantics) | 第28-29页 |
·格语法(Case Grammar) | 第29-30页 |
·切夫语义理论 | 第30-31页 |
·逻辑-数理语义学 | 第31-32页 |
·境况语义学(Situation Sematics) | 第32页 |
·概念依存理论(Conceptual Dependency Theory) | 第32-33页 |
·语义知识的表示 | 第33-36页 |
·逻辑形式(Logical Form) | 第33页 |
·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 | 第33-34页 |
·语义框架(Semantic Frame) | 第34-35页 |
·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知识图的知识表示方式 | 第37-52页 |
·知识图(Knowledge Graph) | 第37-40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知识图核心 | 第38页 |
·知识图理论包含关系 | 第38-39页 |
·知识图的存储 | 第39-40页 |
·复杂特征集与合一运算 | 第40-41页 |
·知网 | 第41-45页 |
·知网的哲学 | 第42-43页 |
·知网的特色 | 第43页 |
·知网所描述的关系 | 第43页 |
·概念义原项的改进 | 第43-45页 |
·词图(Word Graphs) | 第45-50页 |
·知网概念项的巴克斯范式 | 第46-47页 |
·构造词图 | 第47-50页 |
·短语图(Phrase Graphs)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语义计算方法研究 | 第52-60页 |
·语义计算 | 第52-53页 |
·词语相似度的计算 | 第53-56页 |
·基于语义词典的方法 | 第54-55页 |
·基于统计的方法 | 第55-56页 |
·基于知识图的语义计算 | 第56-59页 |
·义原距离的计算 | 第56-57页 |
·词语相似度的计算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基于语义的汉语短语结构歧义消解系统 | 第60-72页 |
·概述 | 第60页 |
·结构消歧的语义趋势 | 第60-61页 |
·系统的基本思想 | 第61-62页 |
·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62-63页 |
·常用分析算法 | 第63-64页 |
·核心功能模块 | 第64-67页 |
·语义数据模块 | 第64-65页 |
·短语分析模块 | 第65-67页 |
·数据结构 | 第67-68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72-73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