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城市化的理性分析 | 第9-15页 |
| ·“城市化”的缘起及涵义 | 第9-10页 |
| ·中国推进城市化的意义 | 第10页 |
| ·城市化的进展与成绩 | 第10-12页 |
|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 第10-11页 |
|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可观 | 第11页 |
| ·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第11页 |
| ·带动农村经济,改变城乡关系 | 第11页 |
| ·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 第11-12页 |
| ·城市化促进了城乡体制改革 | 第12页 |
| ·城市化推进了国际化 | 第12页 |
| ·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5页 |
| ·对城市化理解存在片面性 | 第12页 |
| ·忽视城市化形式的多样性 | 第12-13页 |
| ·漠视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 第13页 |
| ·城市化经济基础不扎实 | 第13页 |
| ·强制征地,无情地剥夺农民 | 第13页 |
| ·重数量轻质量倾向明显 | 第13-14页 |
| ·城市与农村不协调 | 第14页 |
|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陕西省失地农民调查 | 第15-30页 |
| ·陕西省失地农民情况调查 | 第15-16页 |
| ·陕西地区失地农民的具体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 ·家庭人口及劳动力的情况 | 第16-17页 |
| ·耕地占用情况 | 第17-18页 |
| ·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情况 | 第18-19页 |
| ·失去土地对农民收入及消费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失地对农民就业、收入消费的影响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异 | 第20-21页 |
| ·失地农民问题 | 第21-27页 |
| ·陕西省失地农民的特点 | 第21-23页 |
| ·失地农民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23-25页 |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损失 | 第25-26页 |
|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 ·失地农民的成因 | 第27-30页 |
| ·城市化对土地的侵蚀 | 第27-28页 |
| ·市场经济下的土地集中 | 第28页 |
| ·农民素质引发就业难 | 第28页 |
| ·征地补偿和就业安置失范 | 第28页 |
| ·城乡二元结构阻碍农民市民化 | 第28页 |
| ·现行土地制度难以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 第28-29页 |
| ·行政寻租与腐败损害失地农民利益 | 第29页 |
| ·失地农民主体性缺失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陕西省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措施及存在问题 | 第30-37页 |
| ·陕西省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措施 | 第30-34页 |
| ·制定政策 | 第30-31页 |
| ·再就业培训 | 第31-32页 |
| ·制定安置措施 | 第32-34页 |
| ·失地农民的就业与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则和建议 | 第37-45页 |
| ·长期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 第37-39页 |
| ·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性 | 第37页 |
| ·树立以人为本的问题观念 | 第37-38页 |
| ·推进城乡快速协调发展 | 第38页 |
|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 第38页 |
| ·保证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可持续化 | 第38-39页 |
| ·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 第39-45页 |
|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第39-41页 |
| ·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 第41页 |
| ·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 | 第41-42页 |
| ·出台征地补偿分配条例,规范分配行为 | 第42-43页 |
|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5-49页 |
| ·结论 | 第45-48页 |
| ·讨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