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现状分析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计算机取证与电子证据概述第15-21页
   ·计算机取证第15-17页
     ·计算机取证概念第15-16页
     ·计算机取证的内容第16-17页
     ·计算机取证的基本原则第17页
   ·电子证据第17-18页
     ·电子证据的概念第17页
     ·电子证据的特点第17-18页
   ·动态取证、静态取证以及主动取证第18-20页
     ·静态取证、动态取证、主动取证的优缺点对比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电子证据的固定技术第21-30页
   ·数据加密技术第21-26页
     ·私钥密码加密算法第21-24页
     ·公钥密码技术第24-26页
   ·数字签名技术第26-29页
     ·数字签名体制第26-28页
     ·RSA数字签名方案第28-29页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ECDSA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基于硬盘序列号的取证信息完整性方案第30-40页
   ·符号与基本定义第31页
   ·采用硬盘序列号作为主机唯一标识第31页
     ·关于硬盘序列号第31页
     ·如何获取硬盘序列号第31页
   ·信息完整性方案第31-34页
     ·信息记录的签名第32-33页
     ·方案完整性的验证第33-34页
   ·本方案的安全性证明第34-35页
   ·信息完整性方案的实验结果第35-39页
     ·信息完整性方案的程序实现第35页
     ·信息完整性方案测试结果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基于逆向追踪的取证模型第40-53页
   ·逆向追踪技术第40-42页
     ·逆向追踪概述第40-41页
     ·网络溯源的系统原理第41-42页
   ·主动获取的取证技术第42-44页
   ·逆向追踪和主动获取相结合的取证模型第44-48页
     ·蜜网功能第44页
     ·取证机功能第44-48页
   ·系统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第48-51页
   ·小结第51-53页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立法中的旁听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温江实践”的四川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