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概述 | 第11-13页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与发展 | 第11-12页 |
·基于概率可靠度的抗震性能评估 | 第12-13页 |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定义 | 第13-14页 |
·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易损性分析的发展 | 第14-15页 |
·经验易损性曲线 | 第15-16页 |
·理论易损性曲线 | 第16-20页 |
·理论易损性曲线和经验易损性曲线的比较 | 第20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 第23-41页 |
·概述 | 第23页 |
·地面运动的输入 | 第23-26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3-24页 |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 第24-26页 |
·桥墩损伤状态的判别准则 | 第26-31页 |
·破坏准则 | 第26-28页 |
·损伤状态的描述与损伤指标的量化 | 第28-30页 |
·基于位移延性比的桥墩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30-31页 |
·桥墩弯曲型破坏的延性判别准则 | 第31-36页 |
·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弯矩—曲率分析(P—M—φ分析) | 第32-34页 |
·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34-36页 |
·桥墩剪切型破坏或弯剪破坏的延性判别准则 | 第36-40页 |
·名义抗剪能力的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剪切破坏或弯剪破坏的判别准则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规则梁桥纵向输入下墩柱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1-69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非隔震桥梁纵向地震输入下墩柱的易损性分析 | 第42-54页 |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描述 | 第42-43页 |
·简化后单墩体系的有限元模型模拟 | 第43-48页 |
·弹塑性Fiber梁单元 | 第44-45页 |
·约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45-47页 |
·钢筋的本构模型 | 第47-48页 |
·纵向输入下墩柱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48-50页 |
·纵向地震输入下单墩的易损性曲线 | 第50-54页 |
·墩高的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54-57页 |
·墩高的变化对损伤指标的影响 | 第54-56页 |
·墩高的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56-57页 |
·配箍率的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57-61页 |
·箍筋配箍率的变化对损伤指标的影响 | 第57-59页 |
·箍筋配箍率的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59-61页 |
·隔震桥梁纵向地震输入下墩柱的易损性分析 | 第61-68页 |
·隔震桥梁墩柱的易损性分析 | 第62-63页 |
·墩高的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63-64页 |
·隔震桥梁与非隔震桥梁的易损性曲线对比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规则梁桥横向输入下墩柱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69-89页 |
·概述 | 第69页 |
·横向输入下单柱墩的易损性分析 | 第69-78页 |
·单柱墩横向输入下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70-71页 |
·单柱墩横向输入下的易损性曲线 | 第71-73页 |
·横向输入下随墩高变化易损性曲线比较 | 第73-75页 |
·横向输入下墩柱截面尺寸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75-78页 |
·双柱墩横向输入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78-87页 |
·双柱墩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78-80页 |
·双柱墩的易损性曲线 | 第80-81页 |
·双柱墩横向输入下随墩高变化的易损性曲线比较 | 第81-83页 |
·双柱墩和单柱墩在横向输入下的易损性曲线比较 | 第83-86页 |
·双柱墩横向输入下间距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2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89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A 地震波的选取 | 第97-10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