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以人权保障为视角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引言第5-6页
第一部分 犯罪构成理论的价值和功能第6-9页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过程第6-7页
 二、犯罪构成理论形成的背景第7-8页
 三、犯罪构成理论的价值取向和功能第8-9页
第二部分 “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构成理论第9-17页
 一、争议观点陈述第10-11页
 二、对争议观点的评析第11-16页
 三、改进和完善“社会危害性”的必要第16-17页
第三部分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的地位第17-28页
 一、关于“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是否应该成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非议第17-20页
 二、维持“四要件”的理由第20-28页
第四部分 我国犯罪构成的结构和效能第28-36页
 一、对我国犯罪构成结构的非议第28-30页
 二、笔者的评价和理由第30-33页
 三、对我国犯罪构成现在结构的扬弃第33-36页
  (一) 必须坚持我国犯罪构成开放性的特点第33-35页
  (二) 有必要完善我国实现犯罪构成开放性的方式第35-36页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总思路第36-41页
 一、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强调人权保障价值第37-38页
 二、在构建犯罪构成时加入程序正当的观念第38-39页
 三、加强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建设第39-41页
 四、加强犯罪构成理论在抽象价值层面的指导作用第41页
结束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分级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公司行为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