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PC连续梁桥概述 | 第9-11页 |
1.2 桥梁施工控制的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桥梁施工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2.2 桥梁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13-15页 |
1.3 PC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的温度影响 | 第15-17页 |
1.3.1 温度对混凝土桥梁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2 混凝土结构温度荷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温度对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影响 | 第17页 |
1.4 本文的工程背景 | 第17-18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理论 | 第19-39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桥梁施工控制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3 影响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因素分析 | 第20-23页 |
2.3.1 结构参数的影响 | 第21页 |
2.3.2 施工工艺及监测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3 结构计算分析模型的影响 | 第22页 |
2.3.4 材料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目的、内容及主要方法 | 第23-25页 |
2.4.1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3-24页 |
2.4.2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方法 | 第24-25页 |
2.5 自适应控制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6 预测控制法的基本原理 | 第26-30页 |
2.7 连续梁桥的灰色预测控制理论 | 第30-38页 |
2.7.1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2.7.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 第32-3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托克托准格尔黄河特大桥的施工控制 | 第39-62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9-40页 |
3.2 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 第40-41页 |
3.3 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 | 第41页 |
3.4 施工控制的实施 | 第41-53页 |
3.4.1 主梁标高的控制 | 第42-53页 |
3.4.2 主梁内力的控制 | 第53页 |
3.5 施工监测 | 第53-56页 |
3.6 施工控制的结果 | 第56-6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施工控制中的温度影响分析 | 第62-83页 |
4.1 概述 | 第62-63页 |
4.2 温度荷载的分类及特点 | 第63页 |
4.3 混凝土桥梁的温度场 | 第63-69页 |
4.3.1 热传导微分方程求解温度场 | 第64-65页 |
4.3.2 半经验半理论公式求解温度场 | 第65-67页 |
4.3.3 部分国家桥梁规范中的温差规定 | 第67-69页 |
4.4 连续梁桥温度效应的计算原理 | 第69-72页 |
4.4.1 温度自应力的计算 | 第70-72页 |
4.4.2 温度次内力及次应力的计算 | 第72页 |
4.5 温度对连续梁桥的影响分析 | 第72-80页 |
4.5.1 悬臂施工中日照温差对主梁挠度的影响分析 | 第72-78页 |
4.5.2 成桥后温度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分析 | 第78-80页 |
4.6 考虑温差影响的立模标高的修正 | 第80-8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