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空间刚架桥横梁与侧墙组合段疲劳性能研究与试验方案设计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钢-混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钢-混组合结构的发展 | 第12-14页 |
·钢-混组合结构疲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工程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工程概况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疲劳强度理论 | 第21-29页 |
·疲劳概述 | 第21-24页 |
·基本概述 | 第21-23页 |
·组合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4-26页 |
·荷载频值谱与应力频值谱 | 第26-27页 |
·循环计数方法 | 第27-29页 |
第3章 疲劳荷载幅的确定 | 第29-43页 |
·概述 | 第29-30页 |
·试验位置的选取 | 第30-34页 |
·左线ZK活载+右线80 kN/m | 第31-32页 |
·右线ZK活载+左线80 kN/m | 第32-34页 |
·内力幅值的确定 | 第34-42页 |
·常用计算方式 | 第35-39页 |
·参照国内规范的计算方式 | 第39-41页 |
·小节 | 第41-42页 |
·加载荷载幅的确定 | 第42-43页 |
第4章 横梁与侧墙组合段试验设计 | 第43-61页 |
·试验依据 | 第43页 |
·材料特性 | 第43-44页 |
·基本容许应力 | 第43-44页 |
·结构用材 | 第44页 |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44-51页 |
·试验模型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44-45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45-51页 |
·测点布置和编号 | 第51-56页 |
·PBL贯穿钢筋测点 | 第51-53页 |
·钢结构测点 | 第53-55页 |
·混凝土测点 | 第55-56页 |
·加载方法、试验荷载及试验过程 | 第56-58页 |
·加载布置 | 第56-57页 |
·试验过程 | 第57-58页 |
·应力分析计算公式 | 第58-61页 |
第5章 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61-73页 |
·混凝土基本理论 | 第61-64页 |
·破坏准则 | 第61-63页 |
·裂缝模型 | 第63页 |
·钢筋本构关系 | 第63-64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4-72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64-65页 |
·材料特性 | 第65-66页 |
·模型的建立及加载 | 第66-68页 |
·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结果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6页 |
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