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8页 |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细菌的渗透感应和渗透调节 | 第11-21页 |
·细菌感应胁迫的多种途径 | 第11页 |
·渗透感应的分子基础 | 第11-12页 |
·革兰氏阳性细菌适应高渗胁迫的策略 | 第12-19页 |
·革兰氏阳性细菌适应低渗胁迫的策略 | 第19-21页 |
·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技术 | 第21-35页 |
·蛋白质组学简介 | 第21-23页 |
·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技术 | 第23-29页 |
·蛋白质组学中的生物信息学 | 第29-32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应用 | 第32-35页 |
·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第35-48页 |
·微生物胁迫蛋白质组学 | 第35-45页 |
·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组学 | 第45页 |
·微生物定量蛋白质组学 | 第45页 |
·亚细胞蛋白质组学 | 第45-48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8-54页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48页 |
·D-8~T菌株的培养和渗透胁迫处理 | 第48-49页 |
·D-8~T菌株的高盐冲击 | 第48页 |
·D-8~T菌株的低渗冲击 | 第48页 |
·D-8~T菌株的长期盐胁迫 | 第48-49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9页 |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蛋白质样品的定量 | 第49页 |
·粗法定量 | 第49页 |
·Bradford法 | 第49页 |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 | 第49-51页 |
·试剂 | 第49-50页 |
·凝胶电泳流程 | 第50-51页 |
·图像采集和分析 | 第51-52页 |
·蛋白点的切取和胶内酶解 | 第52-53页 |
·蛋白点的切取 | 第52页 |
·配制胶内酶解工作液 | 第52页 |
·胶内酶解工作流程 | 第52-53页 |
·肽段提取步骤 | 第53页 |
·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查询 | 第53-54页 |
·MALDI-TOF/MS分析 | 第53页 |
·数据库查询 | 第53-54页 |
第三章 D-8~T菌株在高盐冲击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54-72页 |
·引言 | 第54页 |
·结果 | 第54-65页 |
·D-8~T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54-55页 |
·D-8~T菌株高盐冲击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显示分析 | 第55-59页 |
·对高盐冲击条件下表达量显著上调的部分蛋白点的质谱鉴定和分析 | 第59-65页 |
·讨论 | 第65-71页 |
·D-8~T菌株蛋白质表达谱经图像软件分析后的结果讨论 | 第65-66页 |
·D-8~T菌株部分高盐冲击后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功能分析 | 第66-67页 |
·有关蛋白质组学技术方面的讨论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D-8~T菌株在低渗冲击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72-82页 |
·引言 | 第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8页 |
·D-8~T菌株在低渗冲击下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分析 | 第72-78页 |
·讨论 | 第78-81页 |
·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结果讨论 | 第78页 |
·低渗冲击后上调蛋白质鉴定结果讨论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D-8~T菌株在长期盐胁迫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82-103页 |
·引言 | 第82页 |
·结果 | 第82-94页 |
·D-8~T菌株在不同盐浓度下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分析 | 第82-86页 |
·对D-8~T菌株在高盐浓度下表达明显上调的部分蛋白点鉴定 | 第86-94页 |
·讨论 | 第94-102页 |
·软件分析讨论 | 第94页 |
·蛋白质鉴定讨论 | 第94-98页 |
·适应长期高盐胁迫和高盐冲击的4条共同途径 | 第98-99页 |
·适应缺盐的胁迫环境 | 第99-100页 |
·在不同胁迫条件下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的比较分析 | 第100页 |
·中度嗜盐菌可能的耐盐机制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