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18页
   ·研究意义与目标第11-13页
     ·对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现状的研究第11页
     ·对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研究第11-12页
     ·我国农学期刊与国际主流农学期刊对比研究第12页
     ·对《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和近三年出版情况的分析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对我国农学期刊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第13页
     ·对农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第13-14页
     ·对国外农学期刊的研究及对比分析第14页
     ·对农学期刊其他方面的研究第14-15页
     ·对《作物学报》被引及出版情况分析第1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8页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第15-16页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研究第16-17页
     ·对《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和近三年出版情况的分析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农学期刊的历史渊源及演变第18-23页
   ·1897—1949年阶段第18-21页
     ·农学期刊出版概况第18-19页
     ·农学期刊的数量与专业类别第19-20页
     ·农学期刊办刊地区分布第20页
     ·农学期刊出版持续时间第20-21页
   ·1949—1990年阶段第21-23页
     ·农学期刊出版概况第21页
     ·农学期刊的数量与专业类别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及科学计量指标分析第23-48页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第23-32页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3-24页
     ·农学期刊的学科分布第24-25页
     ·农学期刊的刊期分布第25页
     ·农学期刊的创刊年代分布第25页
     ·农学期刊的地区学科分布第25-27页
     ·农学期刊的类别分布第27页
     ·农学期刊的主管单位分布第27-28页
     ·农学期刊各学科的类别、地区和刊期分布第28-29页
     ·农学期刊各类别的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第29-30页
     ·农学核心期刊特点分析第30-31页
     ·农学期刊获国家期刊奖情况第31-32页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第32-38页
     ·研究数据来源第32页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十项文献计量指标分析第32-38页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分析第38-42页
     ·我国农学期刊网络化情况第38页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四项网上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第38-41页
     ·不同程度全文上网农学期刊群文献计量指标比较第41-42页
     ·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农学期刊文献计量指标比较第42页
   ·结论与讨论第42-48页
     ·我国农学期刊的现状及相应发展策略第42-45页
     ·我国农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第45-46页
     ·我国农学期刊的网上影响力及上网策略第46-47页
     ·《作物学报》在我国农学期刊群中所处的位置及学术影响力第47-48页
第四章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研究第48-58页
   ·五刊载文特点对比分析第48-52页
     ·研究对象概述第48-49页
     ·五刊基本出版情况第49页
     ·五刊栏目设置第49-50页
     ·五刊编委会第50页
     ·五刊出版时滞对比分析第50-52页
   ·五刊文献计量指标对比分析第52-54页
     ·研究方法第52页
     ·五刊引文情况对比第52-53页
     ·五刊作者及机构合作情况对比第53-54页
     ·三外刊中的中国机构显示度分析第54页
   ·五刊网络化情况对比分析第54-56页
   ·结论与讨论第56-58页
     ·卷数、期数、页数和栏目设置第56页
     ·国际化程度第56页
     ·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第56页
     ·引用文献第56-57页
     ·网络化第57-58页
第五章 对《作物学报》个刊分析第58-76页
   ·2003年《作物学报》被引论文分析第58-66页
     ·重要论文分析第58-62页
     ·重要作者分析第62-64页
     ·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第64-66页
   ·2003年引用《作物学报》论文分析第66-70页
     ·对引用《作物学报》期刊的分析第66-68页
     ·对引用《作物学报》论文的分析第68页
     ·引用《作物学报》论文第一作者分析第68-70页
   ·2003—2005年《作物学报》三年出版情况分析第70-74页
     ·载文情况第70页
     ·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第70-71页
     ·作者及机构合作情况第71-72页
     ·基金项目构成第72-73页
     ·引文情况第73页
     ·论文的选题分布和作物分布第73-74页
   ·结论与讨论第74-76页
     ·由被引分析中得到的启示第74-75页
     ·由引用分析中得到的启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作者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