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1.祖国医学对抑郁性神经症的认识 | 第11-14页 |
·证治源流 | 第11页 |
·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伤寒论》与抑郁性神经症的常见症状 | 第12页 |
·证候研究 | 第12页 |
·治疗 | 第12-14页 |
2.现代医学对抑郁性神经症的认识 | 第14-18页 |
·病因病理 | 第14-16页 |
·治疗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8页 |
1.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研究对象 | 第18页 |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病例选择 | 第18页 |
3.研究方法 | 第18页 |
4.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8-19页 |
5.结果及分析 | 第19-28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9-20页 |
·六经病资料分析 | 第20-21页 |
·六经辨证与性别、年龄、病程的Logistic分析 | 第21-24页 |
·不同病程、不同年龄患者六经汤证的分布规律 | 第24-2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33页 |
1.一般资料分析 | 第28页 |
2.抑郁性神经症六经病资料分布规律探讨 | 第28-31页 |
·总体分布 | 第28-30页 |
·六经病与性别、年龄、病程的关系 | 第30-31页 |
·六经病证分布规律 | 第31页 |
3.抑郁性神经症的六经分布规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 第31-33页 |
·有是证便用是方,证变则药变 | 第31-32页 |
·随病程不同而灵活用药 | 第32页 |
·紧靠基本病机 | 第32-33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3-34页 |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1.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2.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