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5-24页 |
2.1 老工业基地改造理论 | 第15-16页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6-20页 |
2.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 第17-20页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23页 |
2.3.1 制度与制度创新 | 第20-22页 |
2.3.2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24-29页 |
3.1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24-26页 |
3.1.1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跳跃性起步及优势确立 | 第24-25页 |
3.1.2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逐步走向衰退 | 第25-26页 |
3.2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现状 | 第26-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50页 |
4.1 制约经营活力的制度问题 | 第29-40页 |
4.1.1 黑龙江省所有制结构状况 | 第29-32页 |
4.1.2 两种所有制效率的评价 | 第32-37页 |
4.1.3 所有制问题的根源 | 第37-40页 |
4.2 制约经济运行效率的结构问题 | 第40-48页 |
4.2.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高度分析 | 第40-42页 |
4.2.2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第42-46页 |
4.2.3 产业结构问题的表现形式 | 第46-48页 |
4.3 制约多角度拓展的外部协调问题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原则与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5页 |
5.1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遵循的原则 | 第50-51页 |
5.2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目标 | 第51页 |
5.3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1-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对策 | 第55-89页 |
6.1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制度创新 | 第55-63页 |
6.1.1 所有制结构的创新 | 第55-60页 |
6.1.2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第60-63页 |
6.2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产业结构调整 | 第63-80页 |
6.2.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综述 | 第63-65页 |
6.2.2 第一产业的调整 | 第65-70页 |
6.2.3 第二产业的调整 | 第70-78页 |
6.2.4 第三产业的发展 | 第78-80页 |
6.3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外部协调 | 第80-83页 |
6.3.1 区际协调 | 第80-81页 |
6.3.2 对外开放 | 第81-83页 |
6.4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配套措施 | 第83-88页 |
6.4.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83-85页 |
6.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85-86页 |
6.4.3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 第86-8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表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