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0页 |
| 一、ADR探析 | 第10-20页 |
| (一) ADR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3页 |
| (二) ADR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第13-16页 |
| (三) ADR和法治关系的法哲学分析 | 第16-18页 |
| (四) ADR的主要类型 | 第18-20页 |
| 二、我国的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 第20-25页 |
| (一) 我国ADR的主要类型 | 第20-21页 |
| (二) 我国传统ADR—调解的种类 | 第21-22页 |
| (三) 调解产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 第22-25页 |
|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ADR—人民调解制度 | 第25-28页 |
| (一) 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5-26页 |
| (二) 人民调解制度概述 | 第26-28页 |
| 四、重塑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 | 第28-41页 |
| (一) 重塑人民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 第28-34页 |
| (二) 改革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 第34-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