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2页 |
·浮游植物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浮游植物概论 | 第13-14页 |
·主要生态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14-17页 |
·光照 | 第14-15页 |
·温度 | 第15页 |
·透明度 | 第15页 |
·主要限制营养元素(N、P)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15-17页 |
·生物因子 | 第17-19页 |
·国内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相关性研究 | 第19-21页 |
·乌溪港河自然概况及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21-22页 |
·乌溪港河自然概况 | 第21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采样点布设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样点布设与采集 | 第22-23页 |
·样点布设 | 第22页 |
·采样时间 | 第22-23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3-24页 |
·浮游植物调查方法 | 第23页 |
·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3页 |
·标本鉴定与数量测定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乌溪港河理化指标 | 第24-30页 |
·温度 | 第27页 |
·PH 值 | 第27-28页 |
·DO 值 | 第28-29页 |
·TDS(溶解性总固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第30-43页 |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 第30-36页 |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第30-33页 |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种属数量变化 | 第33-36页 |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 第36-42页 |
·浮游植物各样点在四个月份的数量生物量 | 第36页 |
·浮游植物各样点在四个月份的重量生物量 | 第36-37页 |
·浮游植物各样点数量生物量在四个月份的门的分布 | 第37-42页 |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名录 | 第42页 |
·乌溪港河2010 年浮游植物优势种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 | 第43-46页 |
·颗粒直链藻 | 第43-44页 |
·针杆藻 | 第44-45页 |
·梅尼小环藻 | 第45-46页 |
第六章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 第46-60页 |
·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浮游植物生物量 | 第46页 |
·多样性指数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60页 |
·浮游植物指标 | 第47页 |
·多样性指数评价 | 第47-51页 |
·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四个月份的独立样本检验分析 | 第51-53页 |
·浮游植物藻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影响藻类生物量的环境因子 | 第55-56页 |
·系统聚类分析 | 第56-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0-65页 |
·浮游植物种类 | 第60页 |
·浮游植物数量 | 第60页 |
·浮游植物优势种 | 第60-62页 |
·水质理化指标 | 第62页 |
·水质评价 | 第62-63页 |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藻类生物量与环境相关性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关于多样性指数与水体富营养类型的关系 | 第63页 |
·乌溪港河水体的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乌溪港河浮游植物名录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