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众信任观的特征--对全国六省市6241人的调查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研究的出发点 | 第10-2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21页 |
| ·相关概念的讨论和操作化 | 第21-22页 |
| ·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22-25页 |
| ·研究方法与样本概况 | 第25-27页 |
| 2 我国公众信任观的特点 | 第27-34页 |
| ·我国公众对社会诚信状况的判断 | 第27-28页 |
| ·我国公众的诚信及信任准则 | 第28-30页 |
| ·我国公众信任的对象 | 第30-32页 |
| ·小结与思考 | 第32-34页 |
| 3 不同特征人群对社会诚信状况判断的差异 | 第34-39页 |
| ·不同性别人群对社会诚信状况判断的差异 | 第34页 |
| ·不同年龄人群对社会诚信状况判断的差异 | 第34-35页 |
|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对社会诚信状况判断的差异 | 第35-36页 |
| ·不同生活社区人群对社会诚信状况判断的差异 | 第36页 |
| ·对社会诚信状况判断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 ·小结与思考 | 第37-39页 |
| 4 不同特征人群的诚信及信任准则的差异 | 第39-49页 |
| ·不同特征人群的诚信条件的差异 | 第39-41页 |
| ·不同特征人群诚信及信任的个人准则的差异 | 第41-43页 |
| ·对诚信及信任个人准则选择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 ·不同特征人群信任的人际准则的差异 | 第44-46页 |
| ·对信任人际准则选择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 ·小结与思考 | 第47-49页 |
| 5 不同特征人群信任对象的差异 | 第49-54页 |
| ·不同性别人群信任对象的差异 | 第49-50页 |
| ·不同年龄人群信任对象的差异 | 第50页 |
|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信任对象的差异 | 第50-52页 |
| ·不同生活社区人群信任对象的差异 | 第52页 |
| ·小结与思考 | 第52-54页 |
| 6 结论与思考 | 第54-64页 |
|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54-57页 |
| ·对几种信任理论的探讨 | 第57-60页 |
| ·关于信任的几点思考 | 第60-62页 |
|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及可深入的研究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附录1 调查问卷(本文运用资料部分摘要) | 第71-74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