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Scene的软件设计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第7-8页
   ·虚拟仪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8-13页
     ·虚拟仪器的体系结构第8-9页
     ·虚拟仪器的硬件第9-10页
     ·虚拟仪器的软件第10-13页
       ·VI的软件结构第10-11页
       ·VI的软件开发平台第11-13页
第二章 LabScene 基本体系的建立第13-27页
   ·图形化语言的编程基础第13-17页
     ·现实中的硬件第13-14页
     ·用户界面第14-15页
     ·电路图第15-17页
     ·具备的特性第17页
   ·图形化语言运行模型的提出第17-27页
     ·模型基本要素第18-23页
       ·可视化元素V第18-21页
       ·消息及消息存放场所M第21-22页
       ·规则R第22-23页
     ·模型运行流程第23-27页
第三章 图形化语言在LabScene 中的实现第27-52页
   ·主体实现框架第27-28页
   ·用户接口界面设计第28-32页
     ·普通控件第28-29页
     ·本地变量第29-30页
     ·数组与簇第30-32页
   ·图形代码的实现第32-52页
     ·功能节点第33-41页
       ·数字第34-35页
       ·逻辑第35-36页
       ·字符串与文件第36-37页
       ·图形显示第37-38页
       ·数组及簇第38-39页
       ·时间及对话框第39页
       ·信号及处理第39页
       ·高级控制第39-40页
       ·外部程序调用第40页
       ·仪器设备第40-41页
     ·容器节点第41-46页
       ·For 循环第41-42页
       ·While 循环第42-43页
       ·顺序结构第43-44页
       ·选择结构第44-45页
       ·公式节点第45-46页
     ·管脚第46-47页
     ·连线第47-49页
     ·模块化第49页
     ·图形编辑第49-52页
第四章 设计模式在LabScene 中的应用第52-63页
   ·Command 模式第52-54页
   ·Singleton 模式第54-55页
   ·Dispatcher 模式第55-56页
   ·Builder 模式第56-57页
   ·Factory 模式第57-58页
   ·Observer 模式第58-60页
   ·State 模式第60-63页
第五章 结论第63-65页
   ·研究成果第63页
   ·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摘要第67-69页
Abstract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导师及个人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立审计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外贴碳纤维布加固受弯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