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5页 |
文中涉及的鱼类名称拉英汉对照 | 第15-17页 |
论文中所用缩略语表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50页 |
·鱼类对葡萄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特点 | 第18-22页 |
·鱼类的血糖变化 | 第19页 |
·鱼体内葡萄糖周转 | 第19-20页 |
·糖原沉积和饥饿时的利用 | 第20-22页 |
·饲料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效应 | 第22-24页 |
·饲料碳水化合物和鱼体的脂肪代谢 | 第24-26页 |
·影响鱼类对饲料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因素 | 第26-33页 |
·鱼的种类 | 第26-27页 |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 | 第27-28页 |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 | 第28-30页 |
·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水平 | 第30页 |
·投喂频率 | 第30-31页 |
·温度 | 第31页 |
·鱼类对饲料组成的适应性 | 第31-32页 |
·鱼体规格 | 第32页 |
·饲养操作 | 第32-33页 |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 第33-35页 |
·葡萄糖耐量研究 | 第35-38页 |
·糖代谢调节 | 第38-48页 |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酶 | 第38-42页 |
·碳水化合物代谢与激素 | 第42-48页 |
·碳水化合物与鱼体健康 | 第48-5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50-56页 |
·异育银鲫和长吻鮠的研究概况 | 第50-51页 |
·异育银鲫 | 第50页 |
·长吻鮠 | 第50-51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51-55页 |
·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资源状况 | 第51-52页 |
·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是饲料用鱼粉和鱼油紧张的缓解途径 | 第52-53页 |
·研究的潜存 | 第53-55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第55-56页 |
第三章 饲料中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对异育银鲫和长吻鮠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 第56-77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养殖系统 | 第57页 |
·实验饲料 | 第57-58页 |
·实验鱼驯养 | 第58页 |
·饲养实验 | 第58-59页 |
·样品采集 | 第59页 |
·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测定 | 第59页 |
·酶活性分析和肝糖原测定 | 第59-60页 |
·饲料、粪样和鱼体生化组成分析 | 第60页 |
·统计分析 | 第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63页 |
·生长和饲料利用 | 第60-61页 |
·饲料表观消化率 | 第61-62页 |
·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 | 第62页 |
·肝体指数、肝糖原含量及肝脏酶活性 | 第62-63页 |
·鱼体生化成分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8页 |
·小结 | 第68-77页 |
第四章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对长吻鮠和异育银鲫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第77-97页 |
·前言 | 第77-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1页 |
·养殖系统 | 第78页 |
·实验饲料 | 第78-79页 |
·实验鱼驯养 | 第79页 |
·饲养实验 | 第79页 |
·样品采集 | 第79-80页 |
·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胰岛素的测定 | 第80页 |
·肝脏糖原和脂肪测定 | 第80页 |
·饲料、粪样和鱼体生化组成分析 | 第80页 |
·组织切片 | 第8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3页 |
·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 第81页 |
·饲料表观消化率 | 第81-82页 |
·肝脏特征和血液生化指标 | 第82页 |
·鱼体生化组成 | 第82页 |
·肝脏组织学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7页 |
·小结 | 第87-97页 |
第五章 饲料中不同来源淀粉对异育银鲫和长吻鮠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 第97-119页 |
·前言 | 第97-9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养殖系统 | 第98页 |
·实验饲料 | 第98-99页 |
·实验鱼驯养 | 第99页 |
·饲养实验 | 第99页 |
·样品采集 | 第99-100页 |
·血清葡萄糖测定 | 第100页 |
·酶活性分析和肝糖原、脂肪测定 | 第100页 |
·饲料、粪样和鱼体生化组成分析 | 第100-101页 |
·组织学测定观察 | 第101页 |
·统计分析 | 第101页 |
·实验结果 | 第101-104页 |
·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 第101-102页 |
·表观消化率 | 第102页 |
·肝脏特性指标和酶活性 | 第102-103页 |
·血糖水平 | 第103页 |
·鱼体生化成分 | 第103页 |
·肠道组织学 | 第103-104页 |
·讨论 | 第104-107页 |
·小结 | 第107-11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6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