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概述 | 第10-18页 |
1.1 园林植物抗寒性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园林植物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1.1.2 抗寒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园林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 | 第11-15页 |
1.2.1 细胞膜系与园林植物的抗寒性 | 第12-13页 |
1.2.2 酶系统多态性与园林植物的抗寒性 | 第13页 |
1.2.3 抗寒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与植物的抗寒性 | 第13-15页 |
1.3 园林植物抗寒性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田间试验研究 | 第15页 |
1.3.2 细胞膜透性研究 | 第15-16页 |
1.3.3 细胞代谢变化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7-18页 |
1.4.1 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4.2展望 | 第17-18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园林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50页 |
3.1 测定方法分析 | 第20-21页 |
3.1.1 保留时间的确定 | 第20页 |
3.1.2 相对响应因子的测定 | 第20页 |
3.1.3 相对标准偏差的测定 | 第20-21页 |
3.1.4 回收率的测定 | 第21页 |
3.2 木兰科植物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第21-27页 |
3.2.1 木兰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 | 第21-22页 |
3.2.2 木兰科植物叶片中总脂肪酸的含量的季节变化 | 第22-23页 |
3.2.3 木兰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季节变化 | 第23-25页 |
3.2.4 木兰科植物叶片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的季节变化 | 第25-26页 |
3.2.5 木兰科植物叶片中 IUFA值的季节变化 | 第26-27页 |
3.3 木犀科植物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第27-33页 |
3.3.1 木犀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 | 第27-28页 |
3.3.2 木犀科植物叶片中总脂肪酸的含量的季节变化 | 第28-29页 |
3.3.3 木犀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季节变化 | 第29-30页 |
3.3.4 木犀科植物叶片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的季节变化 | 第30-32页 |
3.3.5 木犀科植物叶片中 IUFA值的季节变化 | 第32-33页 |
3.4 金缕梅科植物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第33-38页 |
3.4.1 金缕梅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 | 第33页 |
3.4.2 金缕梅科植物叶片中总脂肪酸的含量的季节变化 | 第33-34页 |
3.4.3 金缕梅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季节变化 | 第34-35页 |
3.4.4 金缕梅科植物叶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的季节变化 | 第35-37页 |
3.4.5 金缕梅科植物叶片中 IUFA值的季节变化 | 第37-38页 |
3.5 松科植物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第38-43页 |
3.5.1 松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 | 第38页 |
3.5.2 松科植物叶片中总脂肪酸的含量的季节变化 | 第38-40页 |
3.5.3 松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季节变化 | 第40-41页 |
3.5.4 松科植物叶片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的季节变化 | 第41-42页 |
3.5.5 松科植物叶片中IUFA值的季节变化 | 第42-43页 |
3.6 柏科植物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第43-48页 |
3.6.1 柏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 | 第43-44页 |
3.6.2 柏科植物叶片中总脂肪酸的含量的季节变化 | 第44-45页 |
3.6.3 柏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3.6.4 柏科植物叶片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的季节变化 | 第46-47页 |
3.6.5 柏科植物叶片中 IUFA值的季节变化 | 第47-48页 |
3.7 各科园林植物的抗寒性评价 | 第48-5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4.1 脂肪酸定量分析法 | 第50页 |
4.2 园林植物叶片中的脂肪酸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50-51页 |
4.3 讨论 | 第51页 |
4.4 本文特色之处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