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超声诊断 | 第11页 |
·超声诊断简史[2] | 第11-12页 |
·超声诊断的国内发展水平 | 第12页 |
·本文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B超诊断仪的原理及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B型超声诊断仪的原理 | 第14-15页 |
·超声成像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超声诊断用的脉冲波 | 第15页 |
·超声波在人体内的反射和折射 | 第15-16页 |
·超声声场特性 | 第16-18页 |
·超声波在人体内的衰减 | 第18-19页 |
·频率、穿透力、分辨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正交数字匹配滤波 | 第20-28页 |
·正交数字包络检波 | 第21-23页 |
·原理 | 第21页 |
·本系统中的低通滤波器设计 | 第21-23页 |
·正交数字匹配滤波技术 | 第23-25页 |
·匹配滤波基本原理和理论推导 | 第23-24页 |
·本系统中的匹配滤波器设计 | 第24-25页 |
·系统仿真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8-32页 |
·系统设计 | 第28-30页 |
·系统设计的总体考虑[12,13] | 第28-29页 |
·系统框图 | 第29-30页 |
·总线接口选择 | 第30页 |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2] | 第30页 |
·若干关键技术 | 第30-32页 |
·采样频率的选择 | 第30-31页 |
·匹配滤波的硬件实现 | 第31页 |
·时间增益控制(TGC) | 第31-32页 |
第五章 B超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2-44页 |
·模拟部分 | 第32-33页 |
·MSP430 单片机控制部分 | 第33-34页 |
·A/D转换部分 | 第34-38页 |
·HSP502148芯片介绍 | 第35-38页 |
·探头控制和系统内的CPLD逻辑部分 | 第38-39页 |
·U582.0 与PC机的接口 | 第39-42页 |
·U582.0 简介 | 第39-40页 |
·FX2 芯片—CY7C68013 简介 | 第40-42页 |
·升压电路 | 第42页 |
·硬件设计中其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2-43页 |
·噪声的抑制 | 第42页 |
·信号布线 | 第42-43页 |
·硬件实物的照片 | 第43-44页 |
第六章 B超成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4-53页 |
·MSP430 程序以及本系统中HSP502148的配置字 | 第44-47页 |
·USB固件设计 | 第47-48页 |
·USB设备的列举与重列举 | 第47-48页 |
·设备与驱动程序 | 第48-50页 |
·主机驱动程序 | 第48-49页 |
·本设计中所采用的驱动描述 | 第49-50页 |
·B超应用软件设计[29,30] | 第50-53页 |
·内存缓冲区的映射访问 | 第51页 |
·B超应用程序的通信 | 第51-52页 |
·B超程序运行界面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一:部分Matlab仿真源程序 | 第58-63页 |
附录二:HSP50214 的关键配置字 | 第63-65页 |
附录三:单板固件源程序及解释 | 第65-68页 |